[实用新型]一种预制楼梯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69070.1 | 申请日: | 2021-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41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景军;李帝霖;林涛;唐莉;梁源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国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F11/02 | 分类号: | E04F11/02;E04F11/022;E04B1/98;E04H9/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伍旭伟 |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楼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楼梯,包括楼梯本体以及下梯梁板,所述楼梯本体的下端搭接在所述下梯梁板上,还包括减震结构;所述减震结构包括第一凹槽、第一凸起以及滑块;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楼梯本体与所述下梯梁板相互搭接的面;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适配,设置于所述下梯梁板与所述楼梯本体相互搭接的面;所述第一凹槽槽壁与所述第一凸起侧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为向第一凹槽凹陷方向凹陷的第一弧形面;所述第一凸起的顶面为向第一凸起底部凹陷的第二弧形面;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第一弧形面与第二弧形面之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降低地震对预制楼梯的稳定性产生的影响,提升楼梯的抗震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预制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楼梯。
背景技术
近几年提出了预制楼梯的概念:将楼梯在工厂预制成型,到施工现场后直接进行安装,极大的缩短工期。
现有的预制楼梯普遍采用在现浇的梁上预埋钢筋,预制梯板上预留孔洞,梯板安装时把预留钢筋套在预留孔洞内,再用比梯板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后浇预留孔洞,完成预制楼梯的安装。采用该种方式楼梯的抗震性能较差,在地震发生时,楼梯稳定性差,楼梯易发生断裂从而危害人生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楼梯,结构简单,能够降低地震对预制楼梯的稳定性产生的影响,提升楼梯的抗震性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预制楼梯,包括楼梯本体以及下梯梁板,所述楼梯本体的下端搭接在所述下梯梁板上,还包括减震结构;所述减震结构包括第一凹槽、第一凸起以及滑块;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楼梯本体与所述下梯梁板相互搭接的面;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适配,设置于所述下梯梁板与所述楼梯本体相互搭接的面;所述第一凹槽槽壁与所述第一凸起侧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为向第一凹槽凹陷方向凹陷的第一弧形面;所述第一凸起的顶面为向第一凸起底部凹陷的第二弧形面;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第一弧形面与第二弧形面之间。
现有技术中,预制楼梯主体的两端分别与梯梁板连接,并在连接位置灌浆,实现楼梯主体两端与梯梁板固定连接,在本方案中,所述楼梯主体与所述下梯梁板采用活动连接的方式,在所述楼梯本体与所述下梯梁板的搭接位置设置减震机构,通过减震机构保证在发生地震时楼梯的稳定性,避免楼梯因为地震波在连接位置发生断裂;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凹槽、第一凸起以及滑块,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相互靠近的端面均具有弧形面,弧形面与所述滑块相互配合,形成摩擦摆结构,且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凸起的侧壁之间存在空隙,在地震发生时,所述第一凹槽、第一凸起以及滑块可相对滑动,通过该摩擦摆结构实现耗能,从而达到抗震的目的,该预制楼梯结构简单,通过抗震结构的结构设计,能够达到抗震的效果,有效的降低地震对预制楼梯的稳定性产生的影响,提升楼梯的抗震性能,保证楼梯的稳定性,避免楼梯断裂危害人生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还包括连接壁,所述连接壁连接所述凹槽的槽壁与所述第一弧形面。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结构为多个,通过设置多个减震结构,一方面保证楼梯的减震效果,另一方面保证楼梯主体与下梯梁板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还包括上梯梁板,所述上梯梁板包括第一水平面、竖直面以及第二水平面;所述竖直面连接所述第一水平面与所述第二水平面;所述楼梯本体的上端搭接在所述第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水平面具有第二凹槽,所述楼梯本体具有与所述第二凹槽相适配的第二凸起,通过第二凹槽以及第二凸起的设计,在楼梯主体与上梯梁板安装时,第二凹槽与第二凸起起导向作用,方便楼梯主体的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楼梯本体的上端具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楼梯本体与所述上梯梁板,通过连接件的设置,保证楼梯主体与上梯梁板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楼梯本体具有与所述竖直面相互平行的上端面,所述连接件为“H”型结构,所述“H”型结构的两个侧面分别位于所述上端面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国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信国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690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