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压铸模具的快速脱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66124.9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68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亚辽;尹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汇鑫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广东科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71 | 代理人: | 何树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压铸 模具 快速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压铸模具的快速脱料结构,包括型腔件、位于型腔件内的推料板、与推料板连接的若干个推料柱;型腔件由所述推料板、第一组件以及与第一组件结构相同的第二组件组合形成,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可相互远离和靠近作为型腔件的侧壁,推料板位于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之间作为型腔件的底壁,推料板在型腔件内可上下活动。该脱料结构以推料板代替传统的顶针,可避免型面较薄的产品在脱料时出现凹坑或者破裂,同时可避免顶针折断等现象;型腔件为组合形态可更快速完成脱料并使产品脱料更完整,减少产品的不良率与报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模具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用于压铸模具的快速脱料结构。
背景技术
压铸成型是指将液体金属高速、高压注入到具有所需形状的模具当中,冷却后打开模具得到成型品的方法。因压铸产品可靠的强度及优越的性能,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常情况下,压铸模具在开模时,顶料与脱模是同时进行的,但是对于一些型面较薄的产品来说,顶料与脱模同时进行很可能会导致较薄的型面出现凹坑或者破裂,增加了产品的不良率和报废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压铸模具的快速脱料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压铸模具的快速脱料结构,包括型腔件、位于型腔件内的推料板、与推料板连接的若干个推料柱;型腔件由所述推料板、第一组件以及与第一组件结构相同的第二组件组合形成,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可相互远离和靠近作为型腔件的侧壁,推料板位于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之间作为型腔件的底壁,推料板在型腔件内可上下活动。
具体地,第一组件及第二组件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连接有第一液压缸并安装于支承座上,支承座固定于动模支板上并位于动模垫板的两侧。
具体地,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承载面,承载面低于第一组件及第二组件的底壁并用于承载推料板。
具体地,推料板靠近第一组件及第二组件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第一接触面的面积小于第二接触面的面积,第一接触面位于第二接触面的下方。
具体地,第一接触面与承载面接触时,推料板与第一组件及第二组件的底部持平以作为型腔件的底壁;第二接触面与承载面接触时,推料板低于第一组件及第二组件的底部以用作脱料。
具体地,推料柱的下端贯穿动模垫板与动模支板并连接有一连接板,连接板远离推料柱的一面连接于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压铸模具的脱料结构包括型腔件、位于型腔件内的推料板、与推料板连接的若干个推料柱;压铸时,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合并,推料板的第一接触面与承载面接触,推料板作为型腔件的底壁;顶料时,第二液压缸工作,活塞杆向上活动,推动连接板以及推料柱向上活动,从而使推料板向上活动,将成型产品推出型腔件;脱模时,支承座上的第一液压缸工作,使伸缩杆收缩,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相互远离,同时第二液压缸工作使活塞杆向下活动,推料板向下活动使第二接触面与承载面抵触,成型产品被第一组件及第二组件的底部抵触与推料板分离。该脱料结构以推料板代替传统的顶针,可避免型面较薄的产品在脱料时出现凹坑或者破裂,同时可避免顶针折断等现象;型腔件为组合形态可更快速完成脱料并使产品脱料更完整,减少产品的不良率与报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压铸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接触面与承载面接触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接触面与承载面接触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型腔件 2—推料板 3—推料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汇鑫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汇鑫精密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661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