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去披锋治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61203.0 | 申请日: | 2021-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23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建铠压铸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赵超群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披锋治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加工治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去披锋治具,包括底座、第一搁板及第二搁板,底座设有第一槽体及第二槽体,第一搁板靠近第一槽体设置,第二搁板靠近第二槽体设置,第一槽体、第二槽体均设于第一搁板和第二搁板之间;第一搁板设有若干个第一定位槽及若干个第一缺口,一个第一定位槽与一个第一缺口连通,第一缺口靠近第一槽体设置;第一定位槽远离底座设置;第二搁板设有若干个第二定位槽,第二定位槽远离底座设置;通过在第一搁板设置若干个第一定位槽,在第二搁板设置若干个第二定位槽,实现对工件不同状态的定位,第一槽体及第二槽体的设置,方便收集去除的披锋,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工作环境的清洁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加工治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去披锋治具。
背景技术
如图6,工件100的第一部101、第二部102及第三部103在压铸成形过程因分型面的存在均产生披锋,披锋的存在影响产品质量,故需要去除披锋,因披锋所处的位置较多,面积较大,又因工件100的体积较小,不容易对工件100进行固定,采用传统去披锋的方法存在效率低的缺点,故需要解决该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去披锋效率低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去披锋治具,实现批量生产的目的,提高加工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去披锋治具,包括底座、第一搁板及第二搁板,所述底座设有第一槽体及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搁板靠近第一槽体设置,所述第二搁板靠近所述第二槽体设置,所述第一槽体设于第一搁板和第二搁板之间,所述第二槽体设于第一搁板和第二搁板之间;
所述第一搁板设有若干个第一定位槽及若干个第一缺口,一个所述第一定位槽与一个所述第一缺口连通,所述第一缺口靠近第一槽体设置;
所述第一定位槽远离底座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搁板设有若干个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远离底座设置。
进一步的,一个所述第一定位槽的中心轴线与一个所述第二定位槽的中心轴线重合。
进一步的,一个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宽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去披锋治具还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设于底座,所述定位板设于第一搁板和第二搁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搁板和第二搁板抵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第一搁板设置若干个第一定位槽,在第二搁板设置若干个第二定位槽,实现对工件不同状态的定位,第一槽体及第二槽体的设置,方便收集去除的披锋,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工作环境的清洁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工件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状态立体图;
图4为工件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状态平面图;
图5为工件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状态平面图;
图6为待加工工件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去披锋治具,包括底座1、第一搁板2及第二搁板3,所述底座1设有第一槽体11及第二槽体12,所述第一搁板2靠近第一槽体11设置,所述第二搁板3靠近所述第二槽体12设置,所述第一槽体11设于第一搁板2和第二搁板3之间,所述第二槽体12设于第一搁板2和第二搁板3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建铠压铸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建铠压铸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612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绿豆芽维生素C含量的出芽装置
- 下一篇:输送带头部清扫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