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舒适型针灸推拿床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60973.3 | 申请日: | 2021-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21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 主分类号: | A61G13/00 | 分类号: | A61G13/00;A61G13/10;F21V33/00;A61F7/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廖龙春 |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舒适 针灸 推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疗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舒适型针灸推拿床。包括床板,床板底部固定有支腿,床板上设有保温单元,保温单元包括进气管、第一保温罩和第二保温罩,第一保温罩和第二保温罩均包括顶板和两个侧板,侧板分别位于床板的两侧并与床板可拆卸连接,顶板位于两个侧板之间并与侧壁转动连接,第一保温罩远离第二保温罩的一侧还固定有挡板,第一保温罩和第二保温罩形成保温空间,进气管与保温空间连通。本方案中的舒适型针灸推拿床能够对患者进行保暖,以避免患者受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舒适型针灸推拿床。
背景技术
针灸和推拿均是中医中通过对穴位进行刺激而起到非药物的治疗和保健方法,在进行针灸或者推拿时,患者需要长时间保持某一姿势,目前通常采用躺位,与其它姿势相比,患者平躺时,姿势更不容易发生改变。目前患者通常躺在治疗床上,而在针灸或者推拿过程中,为了方便医生判断穴位的位置,患者身上往往不能穿过多的衣物,特别是针灸过程中,患者通常需要脱下治疗部位的衣物。而冬季的天气寒冷,即使治疗室内安装有空调,在空调的温度过高时会使医师发热,从而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进行治疗;在空调的温度令医师感到舒适时,在患者脱下衣物的情况下也会感到寒冷,特别是部分患者因体质较差,更容易感到寒冷,而患者受凉后会导致治疗效果变差甚至感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对患者进行保暖的舒适型针灸推拿床,以避免患者受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舒适型针灸推拿床,包括床板,床板底部固定有支腿,床板上设有保温单元,保温单元包括进气管、第一保温罩和第二保温罩,第一保温罩和第二保温罩均包括顶板和两个侧板,侧板分别位于床板的两侧并与床板可拆卸连接,顶板位于两个侧板之间并与侧壁转动连接,第一保温罩远离第二保温罩的一侧还固定有挡板,第一保温罩和第二保温罩形成保温空间,进气管与保温空间连通。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1.天气寒冷时,将第一保温罩和第二保温罩安装在床板上后,第一保温罩和第二保温罩均罩设于患者上方,此时通过进气管向保温空间内通入热气即可使保温空间内的温度升高,此时侧板、顶板和挡板对保温空间内的气体的流动起到限制作用,避免热气快速流失,从而保持较好的保温效果。
2.在进行保温时,若医师需要继续进行针灸,可转动顶板,使待针灸部位暴露,此时侧板、挡板和其余的顶板仍可对气体流动进行限制,仍可保持保温效果。
3.在天气较热的情况下使用时,可将第一保温罩和第二保温罩从床板上取下,可避免侧板对医师的操作造成阻挡。
进一步,第一保温罩和第二保温罩之间设有第三保温罩,第三保温罩也包括顶板和两个侧板。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在侧板的宽度相同的情况下,增设第三保温罩可增大保温空间,进一步增大可进行保温的部位。
进一步,第一保温罩、第二保温罩和第三保温罩的侧板的顶部均呈靠近挡板一端高于另一端的斜面,且第三保温罩的侧板的顶部低于第一保温罩的侧板的顶部,第二保温罩的侧板的顶部低于第三保温罩的侧板的顶部;第一保温罩的两个侧板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三保温罩的两个侧板之间的距离,第三保温罩的两个侧板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保温罩的两个侧板之间的距离;第一保温罩的顶板与第二保温罩和第三保温罩的顶板可拆卸连接;第三保温罩的顶板与第二保温罩的顶板可拆卸连接。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在将第一保温罩、第二保温罩和第三保温罩安装后,移动第二保温罩和第三保温罩的侧板即可调整保温空间的长度,调整对患者进行保温的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未经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609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修复半舌缺损皮瓣制取模具
- 下一篇:壳体组件和空调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