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光源及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59044.0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13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何至年;唐其勇;朱弼章;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兆驰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广东深宏盾律师事务所 44364 | 代理人: | 赵琼花 |
地址: | 330012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光源 背光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光源及背光模组,属于显示技术领域,LED光源包括光源基板、绿光芯片、蓝光芯片和封装胶,所述绿光芯片和蓝光芯片固定置于所述光源基板的上端,所述绿光芯片和蓝光芯片均与所述光源基板电性连接,所述封装胶固定置于所述光源基板的上端,所述绿光芯片和蓝光芯片封装在所述封装胶内,所述封装胶内混合有扩散粉,所述扩散粉可对所述绿光芯片和蓝光芯片发出的光线进行初次散射。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增大LED光源的发光角度,降低成本,延长背光模组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LED光源及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客户和市场对电视显示效果的极致追求,常规液晶电视的显示效果已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因此电视显示屏逐渐从直下式背光的液晶显示屏向具有更高色纯度、更高色域覆盖率、更高亮度和具备区域调光功能的Mini LED量子点显示屏过渡。
红、绿、蓝三种量子点材料中,红色量子点的发光效率和稳定性最高,绿色次之、蓝色最低。基于此,现阶段还不能实现电致发光的显示方案,也就是同时利用红、绿、蓝三种量子点材料在电场驱动下发光的显示方案。
目前市场上的量子点电视的背光模组,均采用蓝光Mini LED光源阵列+红色量子膜+绿色量子膜的过渡方案。这种过渡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绿色量子膜不稳定的问题逐渐突显。
如图1和图2所示,为现有量子点显示屏的背光模组中的Mini LED光源,其主要由光源基板、蓝光芯片和透明硅胶组成。这种方案有如下问题:光线主要从光源的顶部发出,呈现出中间亮、四周暗的现象,即光源的发光角度小;其中,中间部位的亮度约占光源总亮度的80%,四周的亮度约占光源总亮度的20%,光源的发光角度约为140°,这就导致量子点显示屏亮暗不均。为获得均匀的面光源,不仅需要光源间距足够小(现有技术方案中的光源间距通常为3mm~5mm),LED光源阵列里光源数量足够多,而且尺寸越大的量子点电视需要的光源数量就越多,以及使用较厚的扩散片(现有技术方案中的扩散片厚度通常为2.5mm、2mm等),这就导致Mini LED显示屏整机成本高。
如图3所示,为现有技术中Mini LED量子点显示屏的背光模组,其主要由承载MiniLED光源阵列的光源基板+LED光源+扩散片+红色量子膜+绿色量子膜组成,其中的绿色量子膜稳定性不足,使用过程中光衰严重,导致整机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增大LED光源的发光角度、降低制作成本、延长使用寿命的LED光源及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LED光源,包括光源基板、绿光芯片、蓝光芯片和封装胶,所述绿光芯片和蓝光芯片固定置于所述光源基板的上端,所述绿光芯片和蓝光芯片均与所述光源基板电性连接,所述封装胶固定置于所述光源基板的上端,所述绿光芯片和蓝光芯片封装在所述封装胶内,所述封装胶内混合有扩散粉,所述扩散粉可对所述绿光芯片和蓝光芯片发出的光线进行初次散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Mini LED量子点背光模组中的绿光芯片和蓝光芯片集成到LED光源中,解决绿色量子点稳定性低导致的整机寿命短问题;还利用扩散粉对光线进行散射,使光线在LED光源中能完成初次散射,使得Mini LED量子点背光模组获得均匀的面光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封装胶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纳米滤光反射涂层,所述纳米滤光反射涂层可对经由所述扩散粉初次散射的光线进行透射和反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纳米滤光反射涂层能使光线散射并使反射的光线填充相邻LED光源之间的空隙,这样就可在Mini LED量子点背光模组上形成均匀的面光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兆驰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兆驰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590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