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冷源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58783.8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82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孙栋军;李宏波;王升;王娟;吕久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林伟敏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冷源 冷却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冷源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冷源、第二冷源,还包括连通所述第一冷源和所述第二冷源的连接管路,所述连接管路上还设有:第一支路,其与第一冷源并联且设置有第一阀门;和/或,第二支路,其与第二冷源并联且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分别用于切换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的通断,从而使得连接管路中的循环水流径第一冷源和/或第二冷源。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置,让用户末端的循环水与冷却系统进行多种模式的换热,根据实际需要可以直接与第一冷源或第二冷源单独进行热交换,也可以两个冷源同时参与,提高了热交换的效率,也降低了不同环境下的系统能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多冷源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的需求越来越高,于是对数据中心的算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今年,全国多地都建设了云计算中心、数据中心。而降低数据中心能耗成本可以显著提高云计算公司,数据计算、储存公司竞争力。而散热能耗在能耗成本中的占比十分显著,于是数据中心的需求从原来的高并发、高吞吐量,转变成了如今的高数据密度、低PUE。PUE是衡量数据中心能耗的首要指标,其表示的是数据中心所有用电设备消耗的总电能与所有IT设备消耗的总电能之比,体现的是数据中心的电能利用效率。
数据中心在冷却中常用闭式冷却塔与蒸发冷却机组相配合的方式对IT设备进行散热。蒸发冷却机组相比闭式冷却塔有着更高的制冷效率,但是其需要的电能与闭式冷却塔需要的电能相比也是更多的。于是,智能地协调闭式冷却塔与蒸发冷却机组的使用,即在不同的场景下使用不同的冷却手段是应当被着重考虑的。这可以节约耗电量,降低成本,为数据中心贡献更高的收益。
针对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8332588U的中国实用新型发明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双冷源数据中心,其包括壳体、服务器机柜、换热器、蒸发冷却机组、闭式冷却塔,多个冷源可以组合使用,提高PUE。
在上述对比文件中,数据中心流出的需要降温的循环水均是通过闭式冷却塔进行的换热降温,且当室外环境温度不同时可以采取三种不同的换热模式,其中当外部环境温度较高,闭式冷却塔无法满足换热需求时,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额外的蒸发冷却机组对闭式冷却塔先进行降温冷却,再让闭式冷却塔对循环水换热降温,如此设置反而增加了蒸发冷却机组的能耗。而且闭式冷却塔采用的是喷淋水与蒸发冷却机组进行热交换的方式,此时外部环境温度较高,喷淋水经过了较多的管道,流径过长容易吸热升温,而且喷淋过程中细化的液滴也会急剧地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进一步导致闭式冷却塔冷却液的升温,降低了对循环水降温的能力,降低了冷却效率,进一步提高了蒸发冷却机组的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却降温时能耗较高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冷源冷却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冷源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冷源、第二冷源和中央控制器,还包括连通所述第一冷源和所述第二冷源的连接管路,所述连接管路上还设有:
第一支路,其与第一冷源并联且设置有第一阀门;和/或,
第二支路,其与第二冷源并联且设置有第二阀门;
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分别用于切换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的通断,从而使得连接管路中的循环水流径第一冷源和/或第二冷源。
优选的,所述第一冷源为闭式冷却塔,所述第二冷源为换热板组件。
优选的,所述换热板组件包括板式换热器和蒸发冷却机组,所述蒸发冷却机组至少包括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用于冷却所述板式换热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冷源为闭式冷却塔,所述第二冷源为蒸发冷却机组,所述蒸发冷却机组至少包括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用于冷却所述连接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587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轨道交通监控设备
- 下一篇:摄像头升降结构及电脑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