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叠片电芯、电池及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57271.X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78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叠片电芯 电池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叠片电芯、电池及电池模组。所述叠片电芯包括交替堆叠设置的结构单元和第一极片,所述结构单元包括单元基体和第一极片,单元基体包括第二极片和设置在第二极片层两侧的隔膜,单元基体折弯为“U”型结构,第一极片夹设在单元基体的“U”型结构内。本实用新型的叠片电芯生产效率高、组装方便、安全性好。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和电池模组通过设置上述的叠片电芯,安全性好,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叠片电芯、电池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分为液态锂离子电池(Liquified Lithium-Ion Battery,简称:LIB)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Polymer Lithium-Ion Battery,简称:PLB)。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质量轻、安全性能好等优势,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通讯设备、自动化仪器仪表和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电动交通工具中。
锂电池的叠片电芯一般采用卷绕式或叠片式两种方式成型,而叠片式电芯内阻较小、能量密度较高、适用范围更宽而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中,叠片式电芯采用“Z”字型方式叠片制成,其需要在基材料带(可以只包括隔膜也可以是隔膜和正/负极极片中的一个进行叠片)生产完成后,再将基材料带进行反复折叠,且在遮挡过程中将另一个极片加入其中,最后进行热压处理。一方面,电芯需要基材料带生产完成后再进行与另外的极片的组装,且基材料带往复折叠的步骤复杂,因此导致电芯的生产效率较低;另一方面,当基材料带包括隔膜和一种极片时,在往复折叠的过程基材料带中的极片容易发生窜动错位,导致成型后的电芯中基材料带中的极片与另外一种极片位置不能完全对应,对后续使用过程造成安全隐患。
因此,亟需一种叠片电芯、电池及电池模组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叠片电芯,其生产效率高、组装方便、安全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其通过设置上述的叠片电芯,安全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模组,其通过设置上述的电池,安全性好,使用寿命长。
为达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叠片电芯,包括交替堆叠设置的结构单元和第一极片,所述结构单元包括:
单元基体,所述单元基体包括第二极片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极片层两侧的隔膜,所述单元基体折弯为“U”型结构;
第一极片,夹设在所述单元基体的“U”型结构内。
可选地,所述叠片电芯的最上层和最下层均为所述结构单元。
可选地,所述第一极片为正极极片,所述第二极片为负极极片。
可选地,沿所述“U”型结构的深度方向,所述第二极片的两端均长于所述第一极片。
可选地,设置在所述结构单元之间的所述第一极片上设置有第一极耳,所述单元基体内的所述第一极片上设置有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上下对齐。
可选地,所述单元基体包括第一单元基体和第二单元基体,所述第一单元基体的“U”型结构的开口朝向与所述第二单元基体的“U”型结构的开口朝向相反,包含所述第一单元基体的所述结构单元与包含所述第二单元基体的所述结构单元交替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单元基体的所述第二极片上设置有第三极耳,所述第二单元基体的所述第二极片上设置有第四极耳,所述第三极耳与所述第四极耳上下对齐。
一种电池,包括包覆件和所述的叠片电芯,所述包覆件包覆所述叠片电芯。
可选地,所述包覆件为铝塑膜或金属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572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教育智能培训终端设备
- 下一篇:一种手机支架前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