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网联设备主板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56982.5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70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锋;张树民;邓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道网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智道网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14 | 分类号: | G06F3/14;G06F13/38;G06F13/40;G06F15/7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盛明星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设备 主板 电子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网联设备主板及电子设备,属于智能网联设备领域,所述智能网联设备主板包括主控模块、协议转换芯片、背光电源模块以及与背光电源模块连接的第一、第二显示屏接口,主控模块设有预设控制器,主控模块通过第一使能信号线驱动第二MOS管及经过反相器驱动第一MOS管;预设控制器通过协议转换芯片分别与第一显示屏接口与第二显示屏接口连接,第一显示屏接口和第二显示屏接口均与背光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显示屏接口通过第一检测信号线与主控模块连接,主控模块通过第二使能信号线与协议转换芯片连接。本实用新型将第一显示屏接口的电路和第二显示屏接口的电路集成在同一块电路板上,有效节约硬件成本且便于硬件管理和维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网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网联设备主板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市场上智能网联设备显示屏的LED背光灯一般是6串6并(一种灯珠的排列方式)的结构,需要智能网联设备主板为其提供200mA左右的电流,对应的数据显示是LVDS(Low-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低电压差分信号)接口。显示屏LED背光灯除了常见的6串6并结构外,还有3串10并的电路结构,需要智能网联设备主板为其提供300mA左右的电流,对应的数据显示是MIPI(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接口。
由于需要提供背光电流的值(比如200mA或300mA)和数据接口(比如LVDS接口或MIPI接口)不同,现有技术对这两种不同显示屏硬件设计需要配置两种不同类型的硬件版本,即需要设计两种不同类型的单板,因此给设计管理尤其是后期维护带来较多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网联设备主板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多块单板带来维护麻烦的问题,实现将多块显示屏单板的电路设计集成在一块硬件电路板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网联设备主板,包括主控模块、协议转换芯片、背光电源模块以及与所述背光电源模块连接的显示屏接口,所述主控模块设有预设控制器,所述背光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阻,
所述背光电源模块还包括并联的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所述第一电路包括与所述第一电阻串联的第一MOS管,所述第二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二MOS管和第二电阻,所述主控模块通过第一使能信号线驱动所述第二MOS管及经过反相器驱动第一MOS管;
所述显示屏接口包括第一显示屏接口和第二显示屏接口,所述预设控制器通过所述协议转换芯片分别与所述第一显示屏接口与所述第二显示屏接口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屏接口和第二显示屏接口均与所述背光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显示屏接口通过第一检测信号线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通过第二使能信号线与所述协议转换芯片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网联设备主板,所述预设控制器通过第一数据线与所述协议转换芯片连接,所述第一数据线接于所述协议转换芯片的管脚分叉处并通过串联靠近所述管脚的电容连接至第一显示屏接口,所述第一数据线的数据经所述协议转换芯片进行转换后通过第二数据线输出至第二显示屏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网联设备主板,所述第一使能信号线与所述第二MOS管的G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D极与第二电阻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S极与所述第一MOS管的S极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网联设备主板,所述第一使能信号线与所述反相器的输入级连接,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级与所述第一MOS管的G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D极与第一电阻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网联设备主板,所述背光电源模块包括电源输入端、与电源输入端连接的背光主电源,以及与所述背光主电源连接的输出端,所述背光主电源与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第一电阻为所述背光电源模块输出电流的调节电阻,通过第一使能信号线控制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实现所述背光主电源输出对应的电流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道网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智道网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智道网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智道网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569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结构设计墙柱脚快速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铝板加工用夹持冲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