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加长输出轴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管柱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56383.3 | 申请日: | 2021-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65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1/185 | 分类号: | B62D1/185;B62D5/04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何杰 |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加长 输出 汽车 电动 助力 转向 管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加长输出轴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管柱,包括壳体、电机、传动结构、输入轴和加长输出轴,加长输出轴包括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第一输出轴与输入轴相连,第二输出轴的上端部设有花键孔,花键孔的孔壁上设有内花键,第一输出轴的下端部设有与花键孔配合的花键段,花键段的外圆面上设有与内花键啮合的外花键,花键段的外圆面上设有环形槽,第二输出轴的下端部连接有至少一部分伸入环形槽中的螺栓。本实用新型具有连接可靠的优点,并且减轻了电动助力转向管柱的重量,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降低了成本,一致性控制性更好,减轻或消除了电动助力转向管柱存在转向异响的问题,同时能够降低对扭杆的长度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加长输出轴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管柱。
背景技术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管柱是转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汽车的平顺性、操稳性、舒适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转向不灵活、操纵不轻便、噪音和振动都会影响安全驾驶。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管柱是将驾驶员作用在方向盘转向意图传递给车轮,实现车辆转向的目的,并且能提供转向助力,减少驾驶员操作力。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管柱机械结构简单、可靠,对汽车的安全驾驶有着重要影响。
如图1至图3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带有加长输出轴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管柱包括壳体102、下端部伸入壳体102内的输入轴101、上端部伸入壳体102内的加长输出轴104、安装在壳体102上的电机103、与电机103的输出端连接的蜗杆以及连接在加长输出轴104的上端部上的蜗轮,蜗轮和蜗杆相啮合,通过电机103驱动蜗杆转动,进而驱动蜗轮转动,从而为转动加长输出轴104提供助力,输入轴101和加长输出轴104之间设置有扭杆108,扭杆108的上端部与输入轴101相连,扭杆108的下端部通过扭杆销109与加长输出轴104相连。而现有的加长输出轴104一般包括第一输出轴106以及上端部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一输出轴106的下端部相连的第二输出轴107,蜗轮连接在第一输出轴106上,为了保证第二输出轴107转动的稳定性,壳体102上连接有套在加长输出轴104外围的套管105,套管105的上端部固定连接在壳体102上,套管105的下端部和第二输出轴107之间设置有轴承110,套管105和轴承110能够为第二输出轴107提供支撑。该带有加长输出轴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管柱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由于加长输出轴104的长度较长,摆动较大,轴承110的承受力较大,存在轴承110等零部件磨损产生的异响的问题;设置套管105和轴承110,导致零件较多,重量较大,成本较大,装配复杂;由于第一输出轴106和第二输出轴107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焊接容易对第一输出轴106上用于与扭杆销109配合的销孔111产生影响,导致销孔111变形而无法满足设计需求;为了防止第一输出轴106和第二输出轴107之间的焊接失效,扭杆108的下端部一般还会与第二输出轴107的上端部连接,导致扭杆108的长度较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带有加长输出轴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管柱,以减轻或消除至少一个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有加长输出轴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管柱,包括壳体、电机、传动结构、输入轴和加长输出轴,所述输入轴的下部伸入所述壳体中并且以可转动的方式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加长输出轴包括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所述输入轴相连,所述第一输出轴的上部伸入所述壳体并且以可转动的方式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传动结构连接在所述第一输出轴的上部和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自之间,所述第二输出轴的上端部设有花键孔,所述花键孔的孔壁上设有内花键,所述第一输出轴的下端部设有与所述花键孔配合的花键段,所述花键段的外圆面上设有与所述内花键啮合的外花键,所述花键段的外圆面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第二输出轴的下端部连接有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环形槽中的螺栓。
进一步,所述花键孔的孔壁上设有自所述第二输出轴的上端面向下延伸的涨缩槽,所述第二输出轴的下端部设有两个向外凸出的凸出部,两个所述凸出部分别位于所述胀缩槽的两侧,一个所述凸出部上设有与所述螺栓配合的配合孔,另一个所述凸出部上设有与所述螺栓螺纹连接的螺纹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563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探头位置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坯结晶器铜管拆卸用的吊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