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线通信网关模块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55034.X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90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高洋;章冠华;范金良;殷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高事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3/54 | 分类号: | H04B3/54;H04B3/58;H04L12/66;H02J1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通途佳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7 | 代理人: | 闵东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线 通信 网关 模块 电路 | ||
一种电力线通信网关模块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线通信网关模块电路包括电压/电流信号转换电路、线路驱动电路、耦合电路、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及网关联网模组;所述电力线的零火线分别连接所述电压/电流信号转换电路、线路驱动电路和耦合电路;所述电压/电流信号转换电路连接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的27脚;所述线路驱动电路连接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的34脚、36脚;耦合电路连接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的28脚、29脚;所述网关联网模组连接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的通用异步收发器接口。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传统设备上线流程复杂,安装部署周期长等问题,实现高速、可靠、安全的长距离的电力线通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力线通信网关模块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物联手段,如红外、蓝牙、ZigBee、LoRa、LTE等,让市场陷入混战状态,但这些技术或多或少都有问题,有的受环境影响大,有的通信距离有限,有的通信质量差,更为严重的是各个技术之间不能用同一张网,要想实现万物互联,客户需要投入的成本大大提高。那么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来实现万物互联成了难题。
目前,在低压配电网中已使用的通信技术包括光纤通信、电力线载波通信(宽带和窄带)、RS485/232和微功率无线通信等。电力线由于省去了通信专业电缆,直接利用现有的配电网作为能源、信息与控制一体化网络平台,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电力与信息的同网传输。相比其他通信技术,低压电力线通信技术有着诸多优势,但通信可靠性是目前应用受到限制和质疑的最主要原因。电力线通信信道环境的复杂性和通信介质环境的共享性、开放性和多样性,是导致电力线通信系统可靠性不强的本质原因。对于电力线通信来说,仅提高节点间点对点的通信高可靠性,并不意味着能够提高整个网络的通信高可靠性,它仅是网络可靠性的基础和前提。为了能够实现网络的通信可靠性,需要提出快速有效的组网方法。但在实际工况(即节点数量比较大,或节点间距离比较远,或信道环境突然变坏等情况)中,区域内节点进行的自组网会出现多网络共存的问题,严重影响组网的稳定性与快速性。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着重要研究的内容。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物联网通信技术对通信距离、通信质量、通信速率、通信安全可靠性、建网成本等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力线通信网关模块电路。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力线通信网关模块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线通信网关模块电路包括电压/电流信号转换电路、线路驱动电路、耦合电路、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及网关联网模组;所述电力线的零火线分别连接所述电压/电流信号转换电路、线路驱动电路和耦合电路;所述电压/电流信号转换电路连接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的27脚(VIN6);所述线路驱动电路连接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的34脚(LD_OUTPP)、36脚(LD_OUTN);耦合电路连接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的28脚(RXP)、29脚(RXN);所述网关联网模组连接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的通用异步收发器接口。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传统设备上线流程复杂,安装部署周期长等问题,实现高速、可靠、安全的长距离的电力线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电压/电流信号转换电路中,电力线的零线连接AC/L的一端,AC/L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电容C1的一端、U1的1脚;电力线的火线连接AC/N的一端,AC/N的另一端连接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电容C1的另一端、U1的2脚;U1的3脚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U1的4脚连接电容C2和C3的一端、电阻R5和R6的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3的另一端和电阻R5的另一端、电容C4和C5的一端连接DC3.3V,电容C4和C5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6的一端、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的27脚(VIN6),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的26脚(VIN5)、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的25脚(VIN4)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高事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高事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550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IV测试探针排结构
- 下一篇:一种留置针保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