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板插头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54823.1 | 申请日: | 2021-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21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 发明(设计)人: | 高峰;边森;袁双林;陆磊;刘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益鑫通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48 | 分类号: | H01R13/648;H01R12/71;H01R13/46;H01R13/40;H01R13/1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板 插头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背板插头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1),所述插头由插针以及插针安装壳组成,所述插针安装壳用于安装插针,所述插针包括第一插芯(13)和第二插芯(12)以及设置与第一插芯和第二插芯外侧的插针壳体(14),所述插针壳体顶部设置有触摸部,尾部设置有四个弹簧爪(20),通过弹簧爪的设置将插头卡至插座中,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卡件(15),通过卡件对插针的位置进行定位,所述插座包括插座绝缘体(10)和设置于插座绝缘体上的接触部件(4)、通风孔(2)和信号屏蔽安装槽,所述接触部件与上述插针相配合,插座绝缘体与连接壳体相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板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板插头连接器。
背景技术
背板插头连接器包括有多个插头端子及多个屏蔽件,这些插头端子是以差分对的形式布置,例如每两个插头端子构成一个差分对,而该屏蔽件则包围相对应的差分对,从而为该相对应的差分对提供电磁屏蔽。导致 了子模块相对插头母座具有较大的前后、左右及上下的晃动量,进一步导致子 模块上的插针定位不准,致使在背板连接器插头与对应的插座对插时,容易发 生插针歪斜顶死现象。另外,子模块与插头母座间的刚性固定连接结构,也使 得在维修拆卸时比较困难,在需要拆下子模块时,只能硬性将其拔出,结果常 常造成插头母座檐板出现裂纹、掉块、变形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板插头连接器,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背板插头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1,所述插头由插针以及插针安装壳组成,所述插针安装壳用于安装插针,所述插针包括第一插芯13和第二插芯12以及设置与第一插芯和第二插芯外侧的插针壳体14,所述插针壳体顶部设置有触摸部,尾部设置有四个弹簧爪20,通过弹簧爪的设置将插头卡至插座中,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卡件15,通过卡件对插针的位置进行定位,所述插座包括插座绝缘体10和设置于插座绝缘体上的接触部件4、通风孔2和信号屏蔽安装槽,所述接触部件与上述插针相配合,插座绝缘体与连接壳体相连接。
所述信号屏蔽安装槽包括设置于插座绝缘体左侧的第一屏蔽槽3,所述第一屏蔽槽设置于相邻的2个接触部件的前方位置上。
所述信号屏蔽安装槽还包括设置于将每个接触部件呈半包围的第二屏蔽槽5、第三屏蔽槽6以及第四屏蔽槽7。
所述通风孔设置于相邻的四个四个接触部件的中间位置上。
所述触摸部包括与插针安装壳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6,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方设置有弧形连接部17,所述弧形连接部上方设置有尾部18,所述弧形连接部上设置有椭圆形凸起19,所述椭圆形凸起上方设置有摩擦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相邻的2个接触部件的前方位置设置第一屏蔽槽,且还设置有将每个接触部件呈半包围的第二屏蔽槽、第三屏蔽槽以及第四屏蔽槽,在屏蔽槽中安装屏蔽件,同时设置第一屏蔽槽、第二屏蔽槽、第三屏蔽槽以及第四屏蔽槽,一旦其中一个屏蔽件损坏,也可以借助其它屏蔽件来挽救,不会影响整个背板插头连接器的信号传输质量,屏蔽效果较好;
2、本实用新型插针上设置有弹簧爪,可以通过弹簧爪的设置将插头卡至插座中,在插针上还设置有卡件,可以通过卡件对插针装入插针安装壳的位置进行定位,方便其插配,不易脱落,同时又降低了对加工装备及设备的精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插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插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益鑫通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益鑫通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548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