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控式胸腹腔引流连接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53408.4 | 申请日: | 202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63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39/10;A61M25/00 |
代理公司: | 安徽中辰臻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5 | 代理人: | 刘朝琴 |
地址: | 23001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控 胸腹 引流 接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控式胸腹腔引流连接管,包括第一导管、第二导管、第三导管、连接套、控制机构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导管与第二导管之间通过连接套连接,所述第二导管和第三导管之间连接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的两端均通过连接结构分别与第二导管、第三导管连接,所述第三导管的末端安装有喇叭接口;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导管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导管之间出现连接不稳定和脱落等情况,其次,提高了连接处的密封性,防止渗液的情况发生,而且便于实时监测引流过程中不同压力的大小变化,避免出现气胸或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同时便于控制机构的拆装,方便清洗消毒,再次利用,节约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流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控式胸腹腔引流连接管。
背景技术
引流管一般都是放置于体腔的管道,主要用于手术后,放在体腔内,引流术野的血液、脓液,还有其它液体,常用的引流管有胸管、腹腔引流管和胃管等等,而现有的可控式胸腹腔引流连接管连接处不稳定,操作繁杂,易造成结扎不紧密,导致导管连接脱落或者渗液等情况发生,而且引流过程中由于压力的小的变化容易造成气胸或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增加患者的负担,同时不便于控制机构的拆装,不便于清洗消毒,不能重复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式胸腹腔引流连接管,用于解决现有的气管插管患者头颈部辅助固定枕稳定性较差,并且舒适感较低,给患者造成一定的负担,且功能结构单一,无法灵活对装置进行调节,难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高度需求,同时固定过程中操作困难,费时费力,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控式胸腹腔引流连接管,包括第一导管、第二导管、第三导管、连接套、控制机构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导管与第二导管之间通过连接套连接,所述第二导管和第三导管之间连接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的两端均通过连接结构分别与第二导管、第三导管连接,所述第三导管的末端安装有喇叭接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管、第二导管与连接套的连接处均开设有波纹槽,所述波纹槽的内部填充有粘接溶剂,所述第一导管、第二导管和第三导管的端口均呈小圆角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的内部居中安装有导流套,所述第一导管、第二导管与导流套的连接处设置有匹配的密封圈,所述导流套的两端均呈弧形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机构的外围左侧端安装有压力检测结构,所述控制机构的前部位于压力检测结构的右侧安装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的前部正中央安装有调节开关。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检测结构的前部安装有指示表,所述压力检测结构的内部安装有微型压力传感器,所述指示表与压力传感器通过线路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的一端设置有螺纹连接头,且第一连接头的一端开设有与之匹配的螺纹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分别与连接套的两端通过波纹槽连接,并且再波纹槽内填充粘接溶剂进行粘接,以此提高导管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导管之间出现连接不稳定和脱落等情况。
2、通过将端口设置成小圆角,以此减小导管连接方向上的受力面积,从而削弱压力的冲击,配合弧形端口的导流套进一步缓冲连接处的压力冲击,并且配合密封圈的使用,提高了连接处的密封性,防止渗液的情况发生。
3、通过转动调节开关来调节控制阀的阀门大小,以此来调节引流的速度,并且在微型压力传感器的作用下检测出引流的压力大小,并通过指示表展现出来,便于实时监测引流过程中不同压力的大小变化,避免出现气胸或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4、通过利用连接结构对导管和控制机构之间进行连接,便于控制机构与第二导管和第三导管之间的连接和拆卸,以此便于控制机构的拆装,方便清洗消毒,再次利用,节约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534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气回收检测装置及加油枪
- 下一篇:一种防脱油底壳吸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