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售票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53219.7 | 申请日: | 2021-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35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汪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点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B5/00 | 分类号: | G07B5/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殷娟 |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售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售票机,包括售票机本体、设置于售票机本体底部上的底框,还包括设置在底框内用于移动售票机本体的滚轮,所述底框内设置有推拉组件,在进行移动售票机本体时,所述推拉组件通过转动的方式,推动滚轮向下移动,以实现滚轮伸出底框与地面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等结构的配合,实现了能够简单快速的把滚轮推出或收缩进底框内,且推出或收缩完成后能够及时的进行锁定,给移动和固定售票机提供了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售票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售票机。
背景技术
自动售票机系统由微电脑控制,功能强大,设置灵活,稳定性高;具有二维条码打印/激活、感应卡识别、打印票据、银行卡识别、密码键盘等设备,触摸屏液晶界面可设多级菜单,可以显示窗口名称及公告等内容,目前,地铁、高铁等公共交通领域越来越广泛地使用自动售票机来替代人工售票,自动售票机既节省了人力,又进一步提高了售票效率。
由于现有自动售票机体积大,移动过程较为繁琐复杂,难以简单快速的对其进行移动和固定,给后期改变自动售票机的位置带来了不便,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售票机,具备便于进行移动和固定售票机,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售票机,包括售票机本体、设置于售票机本体底部上的底框。
还包括设置在底框内用于移动售票机本体的滚轮,所述底框内设置有推拉组件,在进行移动售票机本体时,所述推拉组件通过转动的方式,推动滚轮向下移动,以实现滚轮与地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推拉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底框内的蜗杆,所述底框内壁的后侧转动连接有与蜗杆啮合的蜗轮,所述底框的内壁滑动安装有移动组件,所述滚轮的下移由蜗轮通过移动组件驱动。
优选的,所述蜗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蜗杆之间通过连接轴进行固定连接,且蜗杆与连接轴为一体成型的结构设置。
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滑动安装在底框内用于推动滚轮下移的移动板,所述蜗轮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柱,所述移动板的表面开设有供导向柱滑动的导向槽。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滚轮相连的连接板。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和连接板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底框内开设有供滑块滑移的滑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简单快速的把滚轮推出或收缩进底框内,且推出或收缩完成后能够及时的进行锁定,给移动和固定售票机提供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框的正视剖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滚轮伸出底框后的剖视图。
图中:1、售票机本体;2、底框;3、滚轮;4、蜗杆;5、蜗轮;6、连接轴;7、移动板;8、导向柱;9、导向槽;10、固定杆;11、连接板;12、滑块;13、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售票机,包括售票机本体1、设置于售票机本体1底部上的底框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点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点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532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管吊架快速定位标记杆
- 下一篇:一种用于检测单品鞋类断针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