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52104.6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46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林;宋辉;王俊;胡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帝伯格茨缸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06 | 分类号: | B65G47/06;B65G47/76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张名列 |
地址: | 246005 安徽省安庆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上料输送台、料框、提升机构和自动推料机构,所述上料输送台的一侧设有与上料输送台的输送方向一致的上料输送带,所述料框对接于所述上料输送台的输送起始端,所述料框置于所述提升机构上,所述提升机构用于使料框在垂直方向进行移动,所述自动推料机构用于将料框上处于与上料输送台同一水平面的物料推至上料输送台上,所述上料输送台上安装有用于使物料导向至上料输送带上的导向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推料机构、提升机构、料框及上料输送台实现工件的自动送料,且完成与机器人无缝对接,实现生产线的无人化作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上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精加工生产线由人工进行半成品毛坯的手动上下料,人力成本过高、工人劳动强度高,随着自动化改造的不断深入,逐步使用机器人替代人工进行车床之间的上下料作业,前期通过人工手动抓取毛坯,摆放在滑道上,机器人在滑道上抓取工件进行上下料,如此人工成本较高,不符合无人化生产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上料装置,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包括:
上料输送台,其一侧设有与上料输送台的输送方向一致的上料输送带;
料框,对接于所述上料输送台的输送起始端;
提升机构,所述料框置于所述提升机构上,用于使料框在垂直方向进行移动;
自动推料机构,用于将料框上处于与上料输送台同一水平面的物料推至上料输送台上;
所述上料输送台上安装有用于使物料导向至上料输送带上的导向杆。
进一步地,所述料框包括框架和沿垂直方向分布在所述框架上用于放置物料的多层支撑板。
进一步地,所述提升机构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料框的定位平台、与所述定位平台相连接的连接架、以及促使连接架带动定位平台在垂直方向进行移动的驱动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结构为丝杆电机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推料机构包括下驱动结构和连接在所述下驱动结构上方的上推料结构,所述下驱动结构用于将上推料结构驱使至所述料框的一侧,所述上推料结构用于将料框上的物料推知上料输送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杆设置于所述上料输送台的输送尾端、且以倾斜方式设置在所述上料输送台的上方。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推料机构、提升机构、料框及上料输送台实现工件的自动送料,且完成与机器人无缝对接,实现生产线的无人化作业,摒弃以往人工抓取工件的模式,提高自动化程度和生产的稳定性,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料输送台;2、上料输送带;3、料框;31、框架;32、支撑板;4、提升机构;41、定位平台;42、连接架;43、驱动结构;5、自动推料机构;51、下驱动结构;52、上推料结构;6、导向杆;7、物料。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结构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帝伯格茨缸套有限公司,未经安庆帝伯格茨缸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521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流链运输用物品存放装置
- 下一篇:不规则内腔保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