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适配闸阀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49123.3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66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姜日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胜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27/04 | 分类号: | F16K27/04;F16K3/30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程嘉炜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闸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适配闸阀,包括阀体、阀杆、闸板、旁通阀及旁流道,旁流道包括旁进流道及旁出流道,旁出流道与旁通阀联通的端部设置有沿旁出流道外周轴向移动的调节安装环,调节安装环朝向旁通阀的一端设置有与旁通阀固定的出法兰盘,背向旁通的另一端设置有焊接固定的波纹管,波纹管与调节安装环焊接的另一端焊接于旁出流道的外周。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安装旁通阀且适配不同规格仪表的自适配闸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闸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配闸阀。
背景技术
闸阀是一个启闭件为闸板的阀门,闸板的运动方向与流体方向相垂直,启闭较省力、适用范围广。
传统的闸阀包括阀体、阀杆及闸板,阀体内设置有流道,阀杆驱动闸板升降构成流道的切断与流通。传统的阀体只具有单一流道,为了应对不同的状况,阀体外侧设置有旁流道并在旁流道上设置旁通阀,由于旁流道安装旁通阀的缺口间距无法调整,导致其只能适配单一规格的旁通阀,当需要适配不同旁通阀时则需要对阀体重新设计或重新加工,导致成本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旁通阀且适配不同规格仪表的自适配闸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阀体、阀杆、闸板、旁通阀及旁流道,所述的阀体内设置有主流道,所述的阀杆驱动闸板升降构成主流道的切断与流通,所述的主流道包括供流体进入的进流侧、供闸板升降的闸板腔及供流体流出的出流侧,所述的旁流道包括旁进流道及旁出流道,所述的旁通阀位于阀体外与闸板腔并排的位置,所述的旁进流道一端与进流侧联通,另一端与旁通阀联通并固定设置有与旁通阀固定的进法兰盘,所述的旁出流道一端与出流侧联通,另一端与旁通阀联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旁出流道与旁通阀联通的端部设置有沿旁出流道外周轴向移动的调节安装环,所述的调节安装环朝向旁通阀的一端设置有与旁通阀固定的出法兰盘,背向旁通的另一端设置有焊接固定的波纹管,所述的波纹管与调节安装环焊接的另一端焊接于旁出流道的外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沿旁出流道外周轴向移动的调节安装环,由移动形成不同间距的安装位置,从而适配不同规格的旁通阀,配合波纹管,避免介质从调节安装环相对旁通阀的另一侧泄露,保证调节功能的而同时保证密封效果,此外,调节安装环还增加了日常检修或维护的便捷度,只需将出法兰盘与旁通阀拆卸,推动调节安装环移动,即可将旁通阀内部暴露,实现在线操作,而非传统结构只能将旁通阀完全拆下才能观察,重新安装操作繁琐且对位不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进法兰盘沿周向设置的第一密封槽,所述的第一密封槽内设置有与其形状相适配的第一密封圈及将第一密封圈向旁通阀复位的第一密封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不经常拆卸的位置,由第一密封弹簧将第一密封圈向旁通阀复位,实现自动补偿的密封效果,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出法兰盘沿周向设置有径向依次排布的第二密封槽及第三密封槽,所述的第二密封槽及第三密封槽内分别设置有压缩于出法兰盘与进法兰盘的第二密封圈,所述的第二密封槽及第三密封槽还设置有加剧第二密封圈形变的形变坡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作为经常检修的位置,通过多层第二密封圈的挤压形成安装处的密封,便于更换及装配,同时,在第二密封槽及第三密封槽内增设形变坡面,引导第二密封圈移动并加剧第二密封圈形变程度,优化密封效果,避免第二密封圈集中于第二密封槽及第三密封槽内导致密封形同虚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调节安装环内周与旁出流道外周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弹性密封层,一方面,增加调节安装环与旁出流道之间的阻尼及配合紧密性,保证调节过程中及装配后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作为阻尼屏障,避免介质进入调节安装环内周与旁出流道外周之间,造成磨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旁通阀为闸阀或球阀或截止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胜阀门有限公司,未经奇胜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491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