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母生产加工的研磨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48571.1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17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余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邦巨利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41/06;B24B41/02;B24B47/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崔巍 |
地址: | 21556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母 生产 加工 研磨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母生产加工的研磨机,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母生产加工技术领域,螺母生产加工的研磨机包括:支撑座,支撑座内部上端设置有内槽一,支撑座内部中间开设有贯穿其上表面的弧形槽,且弧形槽内部中间与内槽一内部下端相通,支撑座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开有与内槽一相通的通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转杆一带动螺纹杆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能够让螺纹杆通过螺纹套带动连接板和研磨电机上下移动,同时连接杆一会带动研磨片上下移动,能够便于使用者对螺母研磨的位置进行调节,以便于较好的对螺母进行研磨,通过夹持杆、齿轮和齿轮齿,能够便于对螺母进行夹持固定,以便于对螺母进行研磨,夹持操作较为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母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螺母生产加工的研磨机。
背景技术
螺母又称螺帽,用于与螺栓或螺杆拧在一起用来起紧固作用的零件,螺母在生产成型之后由于表面较为粗糙,在使用时易刮伤使用者,因此需要对其表面进行研磨,以往在对螺母进行研磨时研磨机难以对螺母研磨的位置进行调节,且对螺母两侧表面调节研磨的过程较为繁琐,不利于对螺母的研磨,因此提出一下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螺母生产加工的研磨机,以解决难以对螺母研磨的位置进行调节,且对螺母两侧表面调节研磨的过程较为繁琐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螺母生产加工的研磨机,所述螺母生产加工的研磨机包括:
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部上端设置有内槽一,所述支撑座内部中间开设有贯穿其上表面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位于内槽一前端,所述弧形槽内部中间与内槽一内部下端相通,且所述支撑座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开有与内槽一相通的通槽,所述弧形槽底部开有弧形滑槽,所述支撑座上表面右侧开有滑动槽;
所述支撑座上表面右侧设有研磨支座,所述研磨支座下表面固定有滑块,所述研磨支座内部开设有贯穿其左侧表面上端的内槽二,所述内槽二内部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端贯穿出研磨支座上表面后侧,且所述螺纹杆上端固定连接有转杆一,所述内槽二内部前后侧开设有内滑槽,所述内槽二底部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螺纹杆左侧,所述连接板右表面固定连接有嵌套于螺纹杆表面的螺纹套,所述连接板前后表面中部固定有卡块;
所述支撑座上表面设有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由夹持台、夹持杆和转杆二组成,所述夹持杆根数为二,所述夹持台位于支撑座中部上端,所述转杆二位于支撑台上表面左侧,所述夹持台位于转杆二右侧,所述夹持杆位于夹持台后侧,所述转杆二下端活动嵌入弧形槽内,且所述夹持杆上端前侧延伸至夹持台左右两侧,所述夹持杆位于转杆二后端右侧,且所述转杆二下表面左侧转动连接有滑轮,两根所述夹持杆下端分别活动嵌入通槽内并延伸至内槽一内部,左侧所述夹持杆下端下表面和右侧所述夹持杆下端上表面均固定有齿轮齿,所述内槽一内部中间设有齿轮,所述内槽一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连接杆后端,所述夹持台下端固定有贯穿至内槽一内部的连接杆二,且所述连接杆二下端延伸至弧形槽底部中间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转杆二下端右侧与连接杆二表面下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弧形槽内径大于弧形滑槽,所述滑动槽位于弧形槽右侧上端。
优选的,所述滑轮活动嵌入弧形滑槽内,所述夹持杆位于挡板后侧,且所述齿轮位于挡板后端,所述齿轮位于两根所述夹持杆下端之间并与齿轮齿齿合。
优选的,所述研磨支座位于滑动槽上端,所述滑块活动嵌入滑动槽内,且所述研磨支座通过滑块与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下端与内槽二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螺纹套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卡块活动嵌入内滑槽内,所述连接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研磨电机,所述研磨电机输出端连接有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一左端固定连接有研磨片。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一左端延伸至弧形槽右侧上方,且所述研磨片位于夹持杆右侧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邦巨利精密五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邦巨利精密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485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力管道的转角支撑结构及高落差压力管道的转角结构
- 下一篇:折袋封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