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合成腔结构、组件以及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48407.0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10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彭伟华;崔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阿尔玛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3/06 | 分类号: | B01J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丽莎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 结构 组件 以及 工装 | ||
本申请涉及超硬材料合成领域,涉及一种合成腔结构、组件以及工装。该结构包括:绝缘容置部、第二加热件、抗压垫圈以及第三加热件。绝缘容置部包括外环腔和内环腔;外环腔用于放置物料;内环腔内设置有第一加热件;外环腔能够形成密封空间。第二加热件套设在绝缘容置部的外周壁;抗压垫圈套设在第二加热件的外部。第三加热件设置在绝缘容置部的两个端面。绝缘容置部能够将物料与第二加热件、第三加热件以及第一加热件隔离,从而能够防止对外环腔内的物料进行渗透融合影响物料的合成纯度。第一加热件能够从外环腔内部物料进行加热,与外环腔外部的第二加热件以及第三加热件形成内外同时加热,降低了外环腔内部物料的温度梯度差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超硬材料合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合成腔结构、组件以及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产金刚石微粉、立方氮化硼微粉、聚晶金刚石复合片、聚晶立方氮化硼复合片等超硬材料时,主要采用六面顶压机进行高温合成。
但是六面顶压机由于液压系统复杂、压力有效利用率低、合成腔变形量大、温度场不稳定等因素制约了其应用。
另有的一些方案,在使用高压高温法生产金刚石微粉、立方氮化硼微粉、宝石级金刚石、大尺寸聚晶立方氮化硼复合片、大尺寸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高品质聚晶立方氮化硼复合片、高品质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等超硬材料时,采用两面顶压机。两面顶压机其具有主机结构简单、压力有效利用率高,温度场稳定、合成腔内形变量小等特点。而且六面顶压机在采用常规腔体合成时,腔体内很难达到5.8GPa,而两面顶压机腔体压力可超过7.5GPa,其腔体结构再经过调整后,腔内压力还有很大的可调性。
但是,通常的两面顶压机合成腔结构主要由密封传压碗、导电保温堵头、保温体、加热器、绝缘层、芯棒等部分组成,其结构复杂,使用成本较高。为了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的目的,目前行业内采用了一种腔体结构(如图1所示)。该结构主要由碳酸钙块14、加热管12、加热片13、样品腔11组成。加热片13分别闭合加热管12的两个端面,使其内部形成密封的腔体,即样品腔11,加热管12和加热片13又包覆在碳酸钙块14内。碳酸钙块在挤压下可形成致密的抗压垫圈,防止样品腔内的熔融物和高压气体喷出,同时也起到绝缘、保温的作用。在合成状态下,外界压力通过对碳酸钙块的挤压,最终作用于样品腔之内;外部的加热电路通过加热片和加热管形成闭合的加热回路,在加热片和加热管上产生热量,对样品腔内的物料进行加热,以达到物料转变所需的压力、温度条件。这种腔体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然而,目前这种改进的合成腔体结构,仍然存在合成物纯度低、合成腔内温度控制精细度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成腔结构、组件以及工装,其能够提高合成物纯度的同时改善合成腔内温度控制精细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合成腔结构,包括:
绝缘容置部,其横截面呈环形;绝缘容置部包括外环腔和内环腔;外环腔用于放置物料;内环腔内设置有第一加热件;外环腔能够形成密封空间;
第二加热件,套设在绝缘容置部的外周壁;
抗压垫圈,套设在第二加热件的外部;以及
第三加热件,设置在绝缘容置部的两个端面;且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均与第三加热件接触,用于分别形成导电通路。
通过设置绝缘容置部,能够将外环腔内的物料与第二加热件、第三加热件以及第一加热件隔离,从而能够防止第二加热件、第三加热件以及第一加热件对外环腔内的物料进行渗透融合,影响物料的合成纯度。同时通过设置绝缘容置部,实现了隔离加热方式,能够有效减小外环腔内电阻变化对加热功率的影响。同时,通过在内环腔内设置第一加热件,能够从外环腔内部对围合在其四周的物料进行加热,从而与外环腔外部的第二加热件以及第三加热件形成内外同时加热,极大地降低了外环腔内部物料的温度梯度差异,使得合成腔内温度控制更加精细,从而提高了物料合成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阿尔玛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阿尔玛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484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泥处理用絮凝剂投放装置
- 下一篇:漂浮镜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