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U槽折弯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47554.6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17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滕林;黎杰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保利来建材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28515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弯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U槽折弯模具,包括上模以及与上模配合的下模;所述上模垂直设置,其底端设有刀尖,所述刀尖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模两侧面的第一垂直边、与所述第一垂直边平行的第二垂直边、与所述第一垂直边末端连接的第一斜边以及与所述第二垂直边末端连接的第二斜边,所述第二斜边的末端连接有第三斜边,所述第一斜边和第三斜边的末端相互连接;所述下模的上表面开设有V型槽;通过设置第一垂直边和第二垂直边加长了上模的长度,使其能够对宽度较长的工件进行折弯,形成带有深U槽的工件,所述第一斜边和第三斜边形成尖角,与V型槽相配合,对工件进行折弯,上述设置有利于提升钣金件精度,避免撞刀的现象发生,便于上模的退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弯模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U槽折弯模具。
背景技术
在钣金件的折弯加工过程中,需要将钣金件折弯成U型、L型、V型等结构,对于折弯深度较大的例如U型槽,其中一种折弯方式为:使用常规刀具,例如直刀折弯时,刀具与钣金件之间存在撞刀,不仅影响钣金件的精度,还降低上模具的寿命。
现有钣金件在折深U槽的另一种方式为:通过先在钣金件上开槽,然后通过折弯机进行折边,上述方式不仅增加了开槽的工序,降低生产效率,而且开槽的精度较低,降低钣金件的精度,还因为钣金件上设有开槽,因而会降低钣金件开槽处的强度。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槽折弯模具,旨在解决现有折弯深度较大的U型槽时发生撞刀,降低钣金件/工件精度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U槽折弯模具,包括:上模以及与上模配合的下模;所述上模垂直设置,其底端设有刀尖,所述刀尖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模两侧面的第一垂直边、与所述第一垂直边平行的第二垂直边、与所述第一垂直边末端连接的第一斜边以及与所述第二垂直边末端连接的第二斜边,所述第二斜边的末端连接有第三斜边,所述第一斜边和第三斜边的末端相互连接;所述下模的上表面开设有V型槽。
所述的U槽折弯模具中,所述上模上部的相对两侧面分别形成第三垂直边和内凹弧边,所述刀尖位于内凹弧边中心延长线的右侧;所述第三垂直边与所述第一垂直边和第二垂直边平行,所述第三垂直边的末端连接有第四斜边,所述第四斜边朝所述第一垂直边倾斜设置,其末端与第一垂直边的首端连接;所述内凹弧边的末端连接有第五斜边,所述第五斜边朝所述第二垂直边倾斜设置,其末端与所述第二垂直边的首端连接。
所述的U槽折弯模具中,所述内凹弧边的半径为30mm。
所述的U槽折弯模具中,所述上模的上端面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远离折弯机的一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与折弯机连接。
所述的U槽折弯模具中,设置有安装槽的所述安装座的另一侧壁上连接有第一直边,第一直边的末端连接有第四垂直边,第四垂直边的末端连接有外凸弧边,外凸弧边的末端连接有第六斜边,第六斜边的末端与所述内凹弧边的首端连接。
所述的U槽折弯模具中,所述安装座和第一直边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凹槽。
所述的U槽折弯模具中,所述外凸弧边的半径为5mm。
所述的U槽折弯模具中,设置有安装槽的所述安装座的侧壁上连接有第二直边,第二直边的末端连接有第七斜边,第七斜边的末端与所述第三垂直边的首端连接。
所述的U槽折弯模具中,折弯机上连接有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导轨,所述下模的下表面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置在所述导轨内。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保利来建材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保利来建材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475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加工中心的风冷系统
- 下一篇:一种便于折叠的旅游教学用展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