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建筑屋面的防风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47020.3 | 申请日: | 2021-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53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胡垲;范辉林;杨先平;曾杰;雷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D3/365 | 分类号: | E04D3/365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鲍亚平 |
| 地址: | 10114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建筑 屋面 防风 夹具 | ||
1.一种用于建筑屋面的防风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件(100)和第二夹件(200),所述第一夹件(100)包括第一夹持部(104)和第一固定部(105),所述第二夹件(200)包括第二夹持部(204)和第二固定部(205),其中,在所述第一固定部(105)上设有横向定位槽(101),在所述第二固定部(205)上设有与所述横向定位槽(101)相配合的横向凸块(201),在所述第二固定部(205)的顶部设有竖向定位槽(203),在所述第一固定部(105)上设有与所述竖向定位槽(203)相配合的竖向凸块(103),所述第一夹件(100)和所述第二夹件(200)通过所述横向定位槽(101)和横向凸块(201)的配合以及竖向定位槽(203)和竖向凸块(103)的配合形成连接并在所述第一夹持部(104)和所述第二夹持部(204)之间形成夹持空腔(400),所述第一固定部(105)和所述第二固定部(205)形成连接后所述第一固定部(105)和所述第二固定部(205)的外表面能够对接形成半圆弧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104)呈弧形结构,所述第一固定部(105)的外表面呈弧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204)的内表面能够与所述第一夹持部(104)的内表面对接形成圆弧形夹持空腔(4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定位槽(101)和所述横向凸块(201)的截面呈矩形,所述竖向定位槽(203)和所述竖向凸块(103)的截面呈梯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风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定位槽(203)和所述竖向凸块(103)的截面呈上宽下窄的梯形结构,且使所述竖向凸块(103)能够限位于所述竖向定位槽(203)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定位槽(203)和所述竖向凸块(103)相对于所述横向定位槽(101)和横向凸块(201)以更靠近外侧的方式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件(300),在所述紧固件(300)上设有弹性缓冲部(302),所述弹性缓冲部(302)与所述紧固件(300)的本体一体成型,所述紧固件(300)设置在所述第一夹件(100)和第二夹件(200)的外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风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固定部(105)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卡勾(102),在所述第二固定部(205)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卡勾(202),在所述紧固件(300)的两端分别设有卡孔(301),所述紧固件(300)通过两端的所述卡孔(301)分别卡入所述第一卡勾(102)和第二卡勾(202)以使所述紧固件(300)设置在所述第一夹件(100)和所述第二夹件(200)的外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风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部(302)是由所述紧固部(300)的本体经多层折叠形成的可拉伸的弹性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风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300)的周长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一卡勾(102)经所述第一固定部(105)和所述第二固定部(205)的外表面至所述第二卡勾(202)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4702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