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贴合的导光膜以及用于贴合导光膜的贴合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46833.0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54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义军;李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钜欣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梁鹤鸣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贴合 导光膜 以及 用于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光膜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贴合的导光膜以及用于贴合导光膜的贴合治具,包括遮光层、导光层以及反射层;所述遮光层的面积和反射层的面积均大于导光层,所述遮光层和反射层将导光层的边缘侧面密封遮盖;所述遮光层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出光区域;所述遮光层、导光层以及反射层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以及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以及第三定位孔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以及第三定位孔,在贴合的时候只需要将第三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以及第一定位孔依次放置到贴合治具的定位针上,即可以完成导光膜的贴合,使得导光膜的贴合精度高、效率高、时速快以及稳定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光膜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贴合的导光膜以及用于贴合导光膜的贴合治具。
背景技术
现有结构的键盘导光膜是纯手工贴合方式,按照孔的位置用肉眼去对位。传统导光膜均采用手工贴合,用肉眼去目测,或采用一种长条形档块来参照进行贴合。因要实现大批量的数量贴合,传统的键盘导光膜手工贴合,肉眼目测对位,这样会占据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人力数量较多,最重要的是导光膜贴合完成后的精度、整齐度也达不到,成品贴合偏位严重;加上装配后各部件存在的偏差,导致产品光学效果上的差异和不稳定性,不能满足市场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便于贴合的导光膜以及用于贴合导光膜的贴合治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便于贴合的导光膜,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遮光层、导光层以及反射层;所述遮光层的面积和反射层的面积均大于导光层,所述遮光层和反射层将导光层的边缘侧面密封遮盖;所述遮光层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出光区域;
所述遮光层、导光层以及反射层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以及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以及第三定位孔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光层内设有多个网点微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多个网点微结构呈阵列设置在导光层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遮光层的厚度为0.08m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光层的厚度为0.2m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射层的厚度为0.05mm。
一种用于贴合导光膜的贴合治具,包括治具本体;所述治具本体设有定位针;所述定位针用于固定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以及第三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治具本体上设有多个吸风孔;所述反射层放置在吸风孔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多个吸风孔呈阵列设置在治具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以及第三定位孔,在贴合的时候只需要将第三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以及第一定位孔依次放置到贴合治具的定位针上,即可以完成导光膜的贴合,使得导光膜的贴合精度高、效率高、时速快以及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导光膜与贴合治具配合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导光膜的截面图;
其中:1、遮光层;2、导光层;21、网点微结构;3、反射层;41、第一定位孔;42、第二定位孔;43、第三定位孔;5、治具本体;51、定位针;52、吸风孔;6-出光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钜欣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钜欣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468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拆卸式临时支护
- 下一篇:箱梁支座精确调位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