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内镜手术的可调节的皮肤撑开辅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46508.4 | 申请日: | 2021-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18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友元;袁开放;周斌;陈伟良;刘志新;芮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黄华莲 |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手术 调节 皮肤 撑开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内镜手术的可调节的皮肤撑开辅助装置,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结构相同,第一支杆包括依次相连的手持部、连接部、弯折部和撑开部,第一支杆的连接部和第二支杆的连接部转动连接,弯折部与撑开部连接的一端向外弯折,撑开部为直杆,撑开部的末端设有撑杆,撑杆的一端与撑开部的末端铰接,第一支杆的连接部和第二支杆的连接部之间设有用于限制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之间的开度的卡锁机构,手持部设有指环。本实用新型具有能根据需求将切口撑开不同宽度,手术操作空间大,组织显露更充分,视野好,且能充分显露组织的同时,切口撑开的宽度小,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内镜手术的可调节的皮肤撑开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质量、病情恢复情况的要求不断提高,微创手术日渐普及,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在微创手术中由于微切口显露不充分,视野显示不清,导致手术时间延长,甚至微切口最后变成大切口的问题。因此需要对微切口进行撑开以便于照明和手术操作;目前在临床上行较近皮肤肿物切除时,通常使用镊子、钳子或拉钩持续性提拉皮肤,以建立操作空间,浪费人力,且由于镊子、钳子或拉钩的高度固定,无法在手术切口长度一定的条件下更充分的显露切口,视野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内镜手术的可调节的皮肤撑开辅助装置,能根据需求将切口撑开不同宽度,手术操作空间大,组织显露更充分,视野好,且能充分显露组织的同时,切口撑开的宽度小,使用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内镜手术的可调节的皮肤撑开辅助装置,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支杆包括依次相连的手持部、连接部、弯折部和撑开部,所述第一支杆的连接部和第二支杆的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弯折部与所述撑开部连接的一端向外弯折,所述撑开部为直杆,所述撑开部的末端设有撑杆,所述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撑开部的末端铰接,所述第一支杆的连接部和第二支杆的连接部之间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之间的开度的卡锁机构,所述手持部设有指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撑杆摆动弧度的调节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螺杆、螺母座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撑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螺杆与所述螺母座螺纹连接,所述螺母座固设在所述手持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螺杆的末端设有限位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限位板上设有与扳手形状配合的调节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卡锁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棘齿条和第二棘齿条,所述第一棘齿条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支杆连接,所述第二棘齿条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杆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支杆上设有可供所述第一棘齿条穿过的棘齿条孔,所述卡锁机构还包括将所述第一棘齿条和第二棘齿条卡紧的卡扣。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之间设有弹簧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棘齿条呈弧形且与转轴同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内镜手术的可调节的皮肤撑开辅助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未经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465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适应连接结构和方便装配的丝杠螺母滑块机构
- 下一篇:一种抗紫外针织面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