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控制液体量的糖尿病患者专用水杯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45779.8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60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季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A47G2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226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液体 糖尿病患者 专用 水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控制液体量的糖尿病患者专用水杯,包括杯体外层、蓄电池和杯体内层,所述杯体外层的上端面连接有连接上盖,且连接上盖的上端面固定有操作屏,所述操作屏的右侧设置有蜂鸣器,且蜂鸣器的后方设置有定时器,所述蓄电池固定于连接上盖的内部,且蓄电池的下端面固定有加热板,所述杯体外层的右端面连接有固定底座,所述杯体内层固定于杯体外层的内壁,且杯体外层的前端面设置有按钮,所述杯体外层的下端面设置有定量泵,且定量泵的下方设置有盛放下盖。本产品能够对杯体外层内部盛放的液体进行加热,使得患者喝起来能够更加舒适,通过定时器和蜂鸣器能够提醒患者及时对糖分进行补充,避免患者忘记补糖而发生意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控制液体量的糖尿病患者专用水杯。
背景技术
糖尿病的症状可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与代谢紊乱有关的表现,尤其是与高血糖有关的“三多一少”,多见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常不十分明显或仅有部分表现,另一大类是各种急性、慢性并发症的表现,糖尿病人在发生低血糖时往往需要喝牛奶、橙汁、可乐、雪碧等这些来补充糖分,从而快速提高血糖。
实际生活中往往很难精确到具体补充的量,补充量过少会造成患者持续低血糖,补充量过大会对身体造成重大负担,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控制液体量的糖尿病患者专用水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制液体量的糖尿病患者专用水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实际生活中往往很难精确到具体补充的量,补充量过少会造成患者持续低血糖,补充量过大会对身体造成重大负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控制液体量的糖尿病患者专用水杯,包括杯体外层、连接上盖、操作屏、蜂鸣器、定时器、蓄电池、加热板、固定底座、扣环、背带、杯体内层、按钮、定量泵和盛放下盖,所述杯体外层的上端面连接有连接上盖,且连接上盖的上端面固定有操作屏,所述操作屏的右侧设置有蜂鸣器,且蜂鸣器的后方设置有定时器,所述蓄电池固定于连接上盖的内部,且蓄电池的下端面固定有加热板,所述杯体外层的右端面连接有固定底座,且固定底座的内部安置有扣环,所述杯体内层固定于杯体外层的内壁,且杯体外层的前端面设置有按钮,所述杯体外层的下端面设置有定量泵,且定量泵的下方设置有盛放下盖。
优选的,所述连接上盖与杯体外层之间为螺纹连接,且操作屏与定时器之间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与加热板之间为电性连接,且连接上盖与杯体外层之间构成密闭结构。
优选的,所述盛放下盖与杯体内层之间为螺纹连接,且盛放下盖的内部为中空结构。
优选的,所述杯体内层的材质为透明玻璃,且按钮与定量泵之间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扣环的下端面连接有背带,且固定底座与杯体外层之间构成转动结构,所述扣环与固定底座之间通过扣接构成可拆卸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产品能够对杯体外层内部盛放的液体进行加热,使得患者喝起来能够更加舒适,通过定时器和蜂鸣器能够提醒患者及时对糖分进行补充,避免患者忘记补糖而发生意外;
2.本产品设置有定量泵能够定量输出液体,防止患者一次摄入的糖分过多或者过少,定量泵输出的液体能够直接流入盛放下盖的内部,便于患者饮用,盛放下盖还能够防止灰尘与定量泵接触;
3.本产品方便患者携带,本产品能够通过杯体外层直接看到杯体内层内液体的容量,以便于患者对液体进行补充,玻璃材质的杯体内层便于盛放各种液体,防止液体与容器发生反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上盖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杯体外层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未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457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