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通气面罩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42809.X | 申请日: | 2021-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09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车路阳;李晶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京北医疗区;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 |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孙楠 |
| 地址: |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途 通气 面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用途通气面罩,其包括面罩本体,以及设置在面罩本体上的A阀、B阀和充气软边;A阀和B阀分别设置在面罩本体的两侧,且面罩本体的边缘设置有充气软边;A阀为单向进气阀,其包括第一阀体,第一阀体固定设置在面罩本体上;第一阀体内设置有第一限位阀杆和限压用的第一弹簧,第一限位阀杆位于第一弹簧内,用于为第一弹簧的伸缩行程进行限位;第一限位阀杆的底部和第一弹簧的底部都固定在第一阀体的顶部,第一限位阀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活动片,且第一弹簧的顶部与第一活动片连接,第一活动片位于第一阀体的底部开口处外部。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单纯呼吸性碱中毒的救护、普通面罩吸氧和人工通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治疗过度通气/呼吸性碱中毒的多用途可控压通气面罩。
背景技术
单纯呼吸性碱中毒主要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过度呼出二氧化碳引起。常见于胸腹部外伤,因疼痛而反复呼喊呻吟而呼吸频率加快;另常见于中青年女性,精神受到刺激(如:与人争吵)后出现癔症性的通气过快,导致呼吸性碱中毒。临床表现为通气过快、口唇及四肢麻木、胸闷气短、甚至抽搐、昏迷。
目前,临床最常见的治疗呼吸性碱中毒的方法是采用纸筒或塑料袋罩住口鼻处,增加生理无效腔,使呼出的二氧化碳再次被吸入体内,增加体内二氧化碳的浓度。该方法简单易行,但存在无法控制吸气量、二氧化碳浓度,对制作纸筒材质要求高,纸筒易沾湿等问题。缺乏制式设备,使得急救和前急诊遇到此类问题难以规范解决(急救现场难找到合适纸张)。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用途通气面罩,可实现对单纯呼吸性碱中毒的救护、普通面罩吸氧和人工通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用途通气面罩,其包括面罩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面罩本体上的A阀、B阀和充气软边;所述A阀和B阀分别设置在所述面罩本体的两侧,且所述面罩本体的边缘设置有所述充气软边;所述A阀为单向进气阀,其包括第一阀体,所述第一阀体固定设置在所述面罩本体上;所述第一阀体内设置有第一限位阀杆和限压用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限位阀杆位于所述第一弹簧内,用于为所述第一弹簧的伸缩行程进行限位;所述第一限位阀杆的底部和第一弹簧的底部都固定在所述第一阀体的顶部,所述第一限位阀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活动片,且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活动片连接,所述第一活动片位于所述第一阀体的底部开口处外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阀体的顶部为镂空结构。
进一步,所述B阀包括旋转盖;所述旋转盖设置在所述面罩本体上,所述面罩本体与所述旋转盖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成一体构成双层结构,且所述旋转盖能沿所述转轴在所述面罩本体上旋转;所述旋转盖上设置有通气口和单向出气阀,所述面罩本体设置有一个开口。
进一步,所述单向出气阀包括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阀体设置在所述旋转盖上,且所述第二阀体内设置有第二限位阀杆和限压用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限位阀杆位于所述第二弹簧内,用于为所述第二弹簧的伸缩行程进行限位;所述第二限位阀杆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位于所述第二阀体内,且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与所述固定片连接;所述第二限位阀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活动片,且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活动片连接,所述第二活动片位于所述第二阀体的顶部开口处外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阀杆和第二限位阀杆上均设置有止挡片。
进一步,位于所述面罩本体的底部,在所述充气软边上设置有软边充气口。
进一步,位于所述面罩本体的下部设置有气囊接口,在所述气囊接口旁设置有氧气接口。
进一步,所述气囊接口与储气囊或人工呼吸气囊连接。
进一步,位于所述气囊接口处设置有封口片。
进一步,还包括头带,所述头带的两端与所述面罩本体的两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京北医疗区;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京北医疗区;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428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