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疗器械气密性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42542.4 | 申请日: | 2021-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21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郭彬;张镭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所 |
| 主分类号: | G01M3/08 | 分类号: | G01M3/08;G01M3/28 |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赵娟 |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器械 气密性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移动气泵、电磁阀和连接头,所述移动气泵、所述电磁阀和所述连接头之间通过输气管一连接,设置在所述电磁阀和所述连接头之间的气压传感器通过输气管二与所述输气管一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相较于传统的气密性检测中,当测试管存在微漏时,由于水中存在一定压力,因此微漏的部分不一定产生气泡,或产生的气泡过小肉眼难以察觉,而通过气压传感器可以对测试管是否存在气密性缺陷做出精确地判断,避免将瑕疵产品流入医院使用,埋下安全隐患,而且该种方式也不需要再对测试管进行干燥,避免引发细菌感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医用气囊以及管状医疗器械在生产制造结束之后,需要使用气密性检测装置检测其气密性,从而确保在急诊救治时能够正常使用。
目前检验气密性的方式一般是将管体一端充入气体并堵住管体末端,使管体为充气保压状态,然后将管体浸入水中,通过观测气泡的方式来判断气密性,这种方法测试效率不高,人为因素对泄漏测试效果影响较大,没有准确性可言,数据不能量化,不方便追踪及原因判断,且会对产品造成二次污染,需要干燥,对医疗器械产品来说,存在初始污染菌超标的风险,此外,由于不同的管状医疗器械尺寸大小各不相同,在为其进行充气时,需要针对不同尺寸使用不同输气管,实用性差,且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器械气密性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医疗器械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移动气泵、电磁阀和连接头,所述移动气泵、所述电磁阀和所述连接头之间通过输气管一连接,设置在所述电磁阀和所述连接头之间的气压传感器通过输气管二与所述输气管一连接,所述连接头的端部还设置有可根据测试管的内径大小进行适应性调节的折叠硅胶罩。
进一步在于,所述连接头的外环壁开设有螺纹一,所述连接头的端部等角度开设有多个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还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一。
进一步在于,所述连接头的外环壁对应所述螺纹一的位置设置有锁紧环和连接环,所述锁紧环的内环壁开设有与所述螺纹一相配合的螺纹二,所述锁紧环的一侧壁还开设有滑槽。
进一步在于,所述连接环的一侧壁与所述滑槽相对应的位置固连有滑块,所述滑槽与所述滑块为配合构件,所述连接环的另一侧壁等角度转动连接有多个连接杆二。
进一步在于,所述连接杆二的端部与所述连接杆一的端部转动连接。
进一步在于,所述连接杆二的外部套接有伸缩折叠硅胶罩,所述折叠硅胶罩的两端分别固连有硅胶环一和硅胶环二,所述硅胶环一与多个连接杆一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硅胶环二与所述连接环的侧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相较于传统的气密性检测中,当测试管存在微漏时,由于水中存在一定压力,因此微漏的部分不一定产生气泡,或产生的气泡过小肉眼难以察觉,而通过气压传感器可以对测试管是否存在气密性缺陷做出精确地判断,避免将瑕疵产品流入医院使用,埋下安全隐患,而且该种方式也不需要再对测试管进行干燥,避免引发细菌感染;
2、通过使用可以调整大小的折叠柜胶罩,不需要更换多种尺寸的输气管即可为测试管输气,节约了资源和时间,较为实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所,未经甘肃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425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吸音降噪的汽车轮罩
- 下一篇:一种自动挤出辊压自粘复合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