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生态调节蓄树池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42454.4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40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蔡鑫乾;邵胜道;李成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原野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10;E03F5/22;E03F5/14;A01G20/10;A01G9/02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王庭辉 |
地址: | 3251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海绵 城市 理念 生态 调节 蓄树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园林工程领域的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生态调节蓄树池,包括基座和蓄树池本体,蓄树池本体包括挡板和连接板,挡板和连接板均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挡板的前后端均设置有T型块,两个连接板相互靠近一侧均设置有T型槽,且多个T型块分别插接在对应的T型槽内,两个挡板和连接板间相互拼接形成口字型,蓄树池本体内铺设有草皮覆盖层,草皮覆盖层底部铺设有改良土壤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种蓄树池结构简单,通过拼装的结构方式使得蓄树池本体的安装更加快捷,避免了传统蓄树池需要通过石材堆砌,费时费力且工期较长的问题,同时使得蓄树池本体便于进行拆卸,从而便于后续对蓄树池本体的维修更换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工程领域,具体是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生态调节蓄树池。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其主要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途径,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目前,这一理念被广泛运用于城市公园之中,通过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栽植措施来组织排水,蓄树池就是其中的一种建筑。
现有的蓄树池大多通过石材堆砌而成,该种蓄树池的建造过程费时费力,且建造工期长,同时由于传统蓄树池由石材堆砌而成无法进行拆卸,导致后续的维修更换工作十分麻烦,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生态调节蓄树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生态调节蓄树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蓄树池大多通过石材堆砌而成,该种蓄树池的建造过程费时费力,且建造工期长,同时由于传统蓄树池由石材堆砌而成无法进行拆卸,导致后续的维修更换工作十分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生态调节蓄树池,包括基座和蓄树池本体,所述蓄树池本体包括挡板和连接板,所述挡板和连接板均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挡板的前后端均设置有T型块,两个所述连接板相互靠近一侧均设置有T型槽,且多个所述T型块分别插接在对应的T型槽内,两个所述挡板和连接板间相互拼接形成口字型,所述蓄树池本体内铺设有草皮覆盖层,所述草皮覆盖层底部铺设有改良土壤层,所述改良土壤层底部铺设有透水土工布,且所述基座上对应蓄树池本体内底端处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内铺设有碎石层,所述基座底部对应通口处固定安装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输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挡板相互远离一侧上均固定安装有椅座,通过设置有椅座便于行人坐在椅座上休息,为行人提供更多的便利。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椅座相互远离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且两个所述安装板上均螺纹连接有螺栓,且两个所述安装板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基座上,通过安装板和螺栓将椅座固定安装在基座上进一步提高蓄树池本体的固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椅座上均固定安装有扶手,且所述扶手设置有多个,通过多个扶手便于老人或儿童使用坐下或站起时进行支撑,避免老人或儿童摔倒,进一步提高椅座的使用安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凹槽,且所述蓄树池本体、椅座和安装板均插接在凹槽内,通过凹槽对蓄树池本体、椅座和安装板形成限位,能够进一步提高本设备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连接板相互远离一侧均设置有插槽,且两个所述插槽内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板,且所述限位板设置有多个,通过插槽便于插接宣传海报,提高经济效益,限位板则对海报形成限位,保持海报更加稳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水箱内固定安装有滤网,通过滤网避免砂石掉落到蓄水箱内造成堵塞,从而影响蓄水箱的正常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原野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原野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424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