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跨度水下混凝土浇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42028.0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65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洋;单宇翥;卢向达;张亚雯;陈彦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太平洋水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6 | 分类号: | E02D15/06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付丽丽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金***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度 水下 混凝土 浇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跨度水下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布料机、布料机平台、浇筑平台、浇筑导管、地泵和泵管,布料机平台设置在浇筑平台一侧,布料机固定在布料机平台上,布料机导管一端通过泵管与设置在岸边的地泵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布料机机架上,转动布料机机架使布料机导管与固定在浇筑平台上的不同浇筑导管相接。整个装置结构简单、灵活,适用于大跨度水下浇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跨度水下混凝土浇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对江河海洋进一步的开发与建设,水下混凝土在施工中被广泛应用,尤其在桥梁、水利、海洋等工程建设过程中,水下混凝土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水下混凝土浇铸施工中,均采用导管法或吊罐法。然而当施工宽度超过6m,若采用传统的导管法需铺设地泵,管道长、弯道多,容易堵管,降低浇筑效率;若采用吊罐法浇筑水下混凝土,对吊机的起吊能力和驳船的运料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适用于大跨度的水下混凝土浇筑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跨度水下混凝土浇筑装置,解决了现有水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于大跨度水下施工区域存在的效率低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大跨度水下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布料机、布料机平台、浇筑平台、浇筑导管、地泵和泵管,布料机平台设置在浇筑平台一侧,布料机固定在布料机平台上,布料机导管一端通过泵管与设置在岸边的地泵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布料机机架上,转动布料机机架使布料机导管与固定在浇筑平台上的不同浇筑导管相接。
具体地,在浇筑导管顶部固定一漏斗,布料机导管置于漏斗上部。
具体地,所述布料机平台包括浮筒、钢结构框架和竹胶板,浮筒固定在钢结构框架内部,竹胶板固定在钢结构框架上表面。
具体地,所述布料机包括立柱、旋转二节臂、配重箱和布料机导管,立柱底部固定在布料机平台上,并在其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布料机支架,旋转二节臂安装在立柱顶部且与立柱转动连接,在旋转二节臂一端固定一配重块,布料机导管一端通过泵管与设置在岸边的地泵连接,另一端依次固定在立柱和远离配重块一侧的旋转二节臂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布料机将混凝土物料转运到浇筑导管,过程中不断调整布料机的旋转二节臂,依次分序对浇筑导管进行浇筑,每根导管埋管后,立即旋转二节臂,对下一根导管进行浇筑,由此循环类推,直到浇筑仓混凝土达到预定浇筑高程,整个装置结构简单、灵活,适用于大跨度水下浇筑。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涉及的大跨度水下混凝土浇筑装置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涉及的大跨度水下混凝土浇筑装置竖直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涉及的布料机和布料机平台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大跨度水下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布料机1、布料机平台2、浇筑平台3、浇筑导管4、地泵5和泵管6,布料机平台2设置在浇筑平台3一侧,布料机1固定在布料机平台2上,布料机导管7一端通过泵管6与设置在岸边的地泵5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布料机机架上,转动布料机机架使布料机导管7与固定在浇筑平台3上的不同浇筑导管4相接。
所述布料机导管7与浇筑导管4相接,可以是通过法兰等连接件对接,或选择插入式连接。为了提高两者的连接效率,在浇筑导管4顶部固定一漏斗9,布料机导管7置于漏斗9上部即实现与浇筑导管4连接。漏斗9的设置提高了布料机导管7与浇筑导管4连接效率,方便了布料机导管7在不同浇筑导管4之间的频繁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太平洋水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太平洋水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420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