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收集摇蚊蛹蜕的捞网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39362.0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93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段昌兵;叶晶;周林;胡杨蕊;赵剑;彭香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3/00 | 分类号: | A01M3/00;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李鹏;王敏锋 |
地址: | 430071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收集 摇蚊蛹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收集摇蚊蛹蜕的捞网,包括伸缩杆,伸缩杆前端与捞网框连接,网兜的网口设置在捞网框上,网兜内的横截面处设置有拦网,拦网的四周与网兜的内壁通过四合扣可拆卸连接,拦网目数小于网兜目数。网兜外侧设置有面扣。本实用新型明能够减少大量漂浮物进入网兜,降低后期冲洗过滤的工作,减少因冲洗过滤而造成的损伤,同时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一个样点持续采集一次即可,节约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生态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收集摇蚊蛹蜕的捞网。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追求,水质生物监测由于其敏感性、长期性、连续性、非破坏性和综合性等优势,在水生态环境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已逐渐成为化学监测的重要有益补充。摇蚊作为底栖动物中的主要优势类群,具有分布广泛、种类多、水质敏感性高、移动能力弱的优势,同时摇蚊蛹蜕还具有方便采集、易于鉴别等优势,因此摇蚊蛹蜕技术势必会成为水生生物监测的重要部分。
目前,摇蚊蛹蜕的采集利用捞网(250μm)进行采集,其一般方法是沿河(湖) 岸蛹蜕比较聚集的区域收集,将收集的漂浮物倒入桶内悬浮,经双层叠筛(4目 /60目)过滤,保留底层样品并进行封存,完成采样。该方法虽简单便捷,但在捞蛹皮的同时也捞了大量的漂浮物,如枯枝烂叶、瓶子等,大大增加了后期过滤的工作量,同时漂浮物过多的话还减少了容量,增加采集次数和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收集摇蚊蛹蜕的捞网,解决由于直接用捞网采集摇蚊蛹蜕带来的过滤困难和采集次数多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提高摇蚊蛹蜕收集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适用于收集摇蚊蛹蜕的捞网,包括伸缩杆,其特征在于,伸缩杆前端与捞网框连接,网兜的网口设置在捞网框上,网兜内的横截面处设置有拦网,拦网的四周与网兜的内壁可拆卸连接,拦网目数小于网兜目数。
如上所述的拦网的四周与网兜的内壁通过四合扣可拆卸连接,四合扣包括面扣和底扣,在网兜内侧距捞网框10-15cm处横截面上设置4-6个面扣,拦网的四周设置与面扣位置和数目均对应的底扣。
如上所述的网兜外侧设置有面扣。
如上所述的伸缩杆为不锈钢或碳钢等材质,伸缩杆最长长度为1.5m。
如上所述的伸缩杆前端开设有前端螺丝口,固定螺丝穿过前端螺丝口与捞网框连接。
如上所述的网兜目数为60-80目,拦网目数为2-4目。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大量漂浮物进入网兜,降低后期冲洗过滤的工作,减少因冲洗过滤而造成的损伤,同时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一个样点持续采集一次即可,节约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捞网框;2-伸缩杆;3-四合扣;4-拦网;5-网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示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393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视频监控联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非常规污染物大气防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