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板桩及基于该混凝土板桩的刚柔组合式护岸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37036.6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10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奇;金发明;李涛涛;陆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禺预制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10 | 分类号: | E02D5/10;E02D5/14;E02D31/02;E02B3/1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方闻俊;张艳鹏 |
地址: | 20170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基于 组合式 护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板桩及基于该混凝土板桩的刚柔组合式护岸,其中混凝土板桩包括桩身;所述桩身上至少设有一个连接件,各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位于桩身内部,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露在桩身之外,且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一钩接部。可以通过该第一钩接部与其他的板桩(混凝土板桩或柔性板桩)钩接,从而实现两个板桩的拼接,较为便捷,相对于相邻两个板桩筋槽插配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对混凝土板桩的打桩精度要求降低,只需在制作混凝土板桩时将连接件预埋进去即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各类建筑结构体系的桩基基础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板桩及基于该混凝土板桩的刚柔组合式护岸。
背景技术
大型的地下建筑、边坡、隧道、港口码头岸墙及河道护岸的整治等,这些建筑物在施工时均需对自身或四周建筑物的基础实施临时性或永久性的围护。目前常采用的岸堤防护墙大多采用多个钢筋混凝土圆形桩结合水泥搅拌桩之后插入土壤形成围护墙,也有采用多个T形桩或U形板桩或采用SMW工法制成的水泥搅拌桩插入土壤形成围护墙。
以U形板桩为例,包括桩身,桩身由顶部、位于顶部左右两侧并向下倾斜延伸的腰部、及位于两个腰部底部并向外水平延伸的下翼缘组成,桩身的横截面为由顶部、两个腰部及两个下翼缘构成的几字形。如专利号为CN201620400951.2(公告号为CN20571206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便于吊装的几字形板桩》所示,该几字形板状也可称为U型板桩。为方便将各U型板桩拼接在一起形成防护墙,两个下翼缘中,一个下翼缘的侧面设有沿下翼缘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凸筋,另一个下翼缘的侧面设有沿下翼缘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插槽,凸筋和插槽可相互插配拼接。
通过筋槽插配结构的混凝土桩拼接形成的连续墙,其对打桩的精度要求非常高,需要保证打桩后筋槽结构要彼此对应并相互插入,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两者很难对应并相互插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便于板桩之间拼接的混凝土板桩。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便于板桩之间拼接、且板桩之间的拼缝伸缩自如的基于上述混凝土板桩的刚柔组合式护岸。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混凝土板桩,包括桩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身上至少设有一个连接件,各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位于桩身内部,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露在桩身之外,且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一钩接部。
为了便于制作第一钩接部,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向上或向下弯曲形成截面呈U型并槽口朝向桩身的所述第一钩接部。
为了提高连接件和对应的第一下翼缘的连接牢固性,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与设置在第一下翼缘中的主筋相连。这样连接件的第一端不仅埋设在桩身的混凝土中,连接件的第一端还与桩身中的主筋相连,这样连接件不会从桩身中松脱。
为了便于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桩身中的主筋相连,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为截面呈U型且槽口朝上或朝下的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侧臂能与所述主筋相连。
在上述方案中,混凝土板桩可以为方桩,U型桩的桩身结构为:桩身由顶部、位于顶部左右两侧并向外倾斜延伸的腰部、及位于两个腰部底部并向外水平延伸的第一下翼缘组成,所述桩身的横截面为由顶部、两个腰部及两个第一下翼缘构成的几字形,顶部、两个腰部一起围成U形槽。
方桩的桩身结构为:所述桩身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连接件有两个,设于桩身中相背的两个面上。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上述混凝土板桩的刚柔组合式护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板桩,所述混凝土板桩有至少两个,相邻两个混凝土板桩通过一个柔性板桩相连,所述柔性板桩包括本体以及设于本体上的两个第二钩接部,各第二钩接部对应与一个混凝土板桩上的第一钩接部钩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禺预制构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禺预制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370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