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双幅桥梁中央分隔带的防抛网结构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36876.0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61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黄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容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7 | 代理人: | 于晓菁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双幅 桥梁 中央 分隔 防抛网 结构 体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双幅桥梁中央分隔带的防抛网结构体系,包括水平钢板和网片支撑体系;所述网片支撑体系包括矩形框架以及矩形框架支撑的冷拔钢丝网片;矩形框架为无缝钢圆管围成的闭合矩形框架;防抛网水平放置,跨越桥梁中央分隔带,并锚固在中分带两侧桥梁防撞墙顶端。本实用新型优化了防抛网结构受力形式、提高了防抛网的经济性、简化了施工安装及维修养护过程、并可提高美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桥梁的防抛网。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双幅式桥梁中央分隔带的防抛网多数采用直立式防抛网形式,如图1所示。直立式防抛网的高度较高,并且需要设置在中央分隔带两侧的防撞墙上,因此存在一系列问题。其一,迎风面大,风荷载作用下受力较大,因此,相应的受力结构尺寸也较大且预埋件较多;其次,所需总防抛网面积较大,总工程量及总造价较高;第三,施工安装难度较大,工期较长,且后期养护及维修不便捷;第四,行车通透性差,美观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传统双幅桥直立式防抛网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双幅桥梁中央分隔带的防抛网结构体系,达到优化防抛网结构受力形式、提高防抛网的经济性、简化施工安装及维修养护过程、提高美观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双幅桥梁中央分隔带的防抛网结构体系,其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用于双幅桥梁中央分隔带的防抛网,包括水平钢板和网片支撑体系;所述网片支撑体系包括矩形框架以及矩形框架支撑的冷拔钢丝网片;所述矩形框架为无缝钢圆管围成的闭合矩形框架;所述防抛网水平放置,跨越桥梁中央分隔带,并锚固在中央分隔带两侧桥梁防撞墙顶端。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钢板间隔设置,横跨中央分隔带,焊接在分隔带两侧桥梁防撞墙上的预埋钢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框架,一侧用连接钢钣以及螺栓与水平钢板连接,另一侧放置在防撞墙顶部,并采用铁链连接矩形框架和U形卡槽钢板上的固定弯钩。
进一步地,所述预埋钢板与预埋钢筋焊接;在预埋钢板上,水平钢板周围设置U形卡槽钢板,限制水平钢板位移;所述U形卡槽钢板上设置固定弯钩。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钢板、矩形框架和冷拔钢丝网片,以及焊接防落物网的角钢、钢板支撑等部件均采用先热浸镀锌再浸塑的工艺进行防腐处理,浸塑层厚度优选为0.5~0.6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双幅桥梁中央分隔带的防抛网,其有益效果在于:
①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抛网水平放置,因此防抛网迎风面小,使风荷载作用显著减小,优化了结构受力,减小了受力结构的尺寸;
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抛网面积大规模减小、总工程数量也相应减小、因此节省了总工程造价,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抛网的安装及拆卸施工便捷、安装牢固,便于维修养护及重复利用;
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抛网提高了行车通透性,美观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用于双幅桥梁中央分隔带的直立式防抛网的立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抛网应用于双幅桥梁中央分隔带的立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抛网应用于双幅桥梁中央分隔带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的示意图,旨在展示水平钢板、U形卡槽及预埋钢板的结构关系;
图中:
1-水平钢板、2-矩形框架、3-预埋钢板、4-连接钢板、5-螺栓、6-U形卡槽钢板、7-铁链、8-冷拔钢丝网片、9-防撞墙、10-预埋钢筋、11-固定弯钩。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368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变形再利用的纸质包装结构
- 下一篇:装配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