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水槽及光伏屋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35756.9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58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裴世超;夏东;张圣成;刘亚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64 | 分类号: | E04D13/064;H02S20/23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孙柳 |
地址: | 315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槽 屋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导水槽,包括左部导水槽、右部导水槽和中间导水槽,其中,左部导水槽、右部导水槽分别对称设于中间导水槽的两侧;左部和右部导水槽分别与中间导水槽的连接处形成截面为上窄下宽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上的平行位置处分别设有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分别用于容纳连接件的两端。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水槽的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均为上窄下宽的结构,可将两个导水槽通过嵌套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增加导水槽的使用长度,提高光伏屋顶的应该范围。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防水性能好的光伏屋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建筑的导水槽,尤其涉及一种导水槽及光伏屋顶。
背景技术
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光伏建筑一体化)是指与建筑物同时设计、施工以及安装并与建筑形成结合的光伏发电系统,使得光伏发电成为建筑的一部分,利用建筑上的面积大的特点进行发电。BIPV有很多种安装形式,比如光伏屋顶、光伏幕墙和光伏天棚等。其中,光伏屋顶是目前领域内应用最多的安装方式,通过将光伏组件代替或覆盖原有的瓦片来实现建筑屋顶。当处于下雨天气时,水很容易通过光伏组件之间的连接缝隙渗透入光伏屋顶的内部,影响光伏屋顶的安全运行。
同时,现有也有很多导水槽结构,通过将光伏组件搭接在相邻两个导水槽上,光伏组件的水通过导水槽流出。其中,现有的光伏屋顶的导水槽、连接件、压块以及光伏组件之间一般都采用螺钉固定的方式。但是,当螺钉长期暴露于空气中时,容易疲劳老化、生锈等导致螺钉脱落,从而影响导水槽与光伏组件的固定。同时,由于导水槽在生产以及运输上的限制,一般只能做到6米长,多个导水槽之间无法连接固定,造成现有的导水槽只能应用于车棚等小型结构上,其应用场景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导水槽,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导水槽的实际生产长度无法满足大面积的光伏屋顶铺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光伏屋顶,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导水槽的实际生产长度无法满足大面积的光伏屋顶铺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方案实现:
一种导水槽,包括左部导水槽、右部导水槽和中间导水槽,其中,左部导水槽、右部导水槽分别对称设于中间导水槽的两侧;所述左部导水槽和右部导水槽分别与中间导水槽的连接处形成截面为上窄下宽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上的平行位置处分别设有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分别用于容纳连接件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导水槽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的纵向截面均为形状相同的正置梯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容纳槽、第二容纳槽均有多个,并且第一容纳槽与第二容纳槽的数量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方案实现:
一种光伏屋顶,包括光伏组件、连接件、压块、盖板和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的一种导水槽;
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中间导水槽上;所述压块设于所述连接件的顶部,并且所述连接件的两端与所述压块之间均形成用于固定光伏组件的边框的结构,以使得一个光伏组件的边框设于压块与左部导水槽之间、一个光伏组件的边框设于压块与右部导水槽之间;沿着垂直于导水槽长度方向的相邻两个光伏组件之间设有所述盖板,并且所述盖板的两侧边分别卡接于所述压块的两侧。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上均贴有胶条;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通过自攻钉固定于第一容纳槽、第二容纳槽内,并且第一容纳槽内的自攻钉、第二容纳槽内的自攻钉分别被对应胶条完全覆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357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化等速万向节球笼式结构
- 下一篇:3D镜片凹面贴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