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渗膜组件及应用该组件的垂直防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35689.0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95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谢世平;何顺辉;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联格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2 | 分类号: | E02D31/02;G01B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甄丹凤 |
地址: | 3000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渗 组件 应用 垂直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垂直防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渗膜组件,包括复合膜层,其中,复合膜层包括复合土工膜,复合土工膜包括一层防渗层和一层或两层无纺布层,无纺布层固定设置于防渗层一侧,复合膜层靠近两侧端的区域设置为搭接区,配重槽上设置有深度检测组件用以反馈复合膜层的下放深度,吸附磁体固定吸附于配重槽上。本装置的复合土工膜自重小便于施工,同时还具有较好的防渗性,另外还可以与膨润土防水毯(GCL)进行配合使用,此组合下的复合膜层非常适合使用在重污染环境中,同时,通过设置电磁铁在需要回收时可以通过断电消磁来将深度检测组件于配重槽分离,无需通过拉扯探测绳来进行分离,便于回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垂直防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渗膜组件及应用该组件的垂直防渗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当前存在大量的化工场地、矿山堆场、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等缺乏有效的防渗措施的污染地块,对周边土壤和地下水体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危害了生态环境和周围居民健康。污染物主要是通过场地内的水体向四周扩散,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为有效的管控污染物,当前主要的管控手段为建造竖向阻隔屏障,用物理的方式隔断阻隔污染物,阻断污染场地内的水体与周围环境的联系来控制污染物迁移。竖向阻隔屏障不仅可以防止污染物向周围渗透,还具有阻止周围地下水流入污染场地的作用。
目前竖向阻隔屏障技术多为单一结构,由水利、矿山领域中堤坝防渗技术发展而来的,但其因墙体连接处易渗以及材料自身防渗性能差等问题不能满足环保防渗要求。另外,复合竖向阻隔技术进几年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常见的复合竖向阻隔屏障技术有HDPE垂直帷幕和GCL复合垂直防渗屏障。HDPE垂直帷幕技术是在竖向阻隔墙内加入HDPE复合土工膜,HDPE膜依靠锁扣连接,中间插入止水条密封,能够到达较好的防渗效果,但由于其技术难度较高,工程造价昂贵,HDPE膜连接部位以及HDPE膜与沟槽底部存在渗漏问题,耐侧向位移能力较差,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大的缺陷。GCL复合垂直防渗屏障为在现有竖向阻隔墙的基础上增加一层或多层GCL,依靠GCL良好的防渗及吸附特性,解决了常规竖向阻隔屏障存在的防渗等级低、接头处易渗等缺点,但是由于GCL自身重量较大在进行施工时操作难度更大,且GCL材料的耐化学性和耐久性稍差,在特定环境下应用受限。同时在阻隔膜进行下放铺设时,通常需要对其下放深度进行实时监测反馈,而现有的监测组件操作较为繁琐不便于使用,本实用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而产生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渗膜组件,该系统自重小,耐化学性更高,防渗能力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渗膜组件,包括复合膜层,其中,所述复合膜层包括复合土工膜,所述复合土工膜包括一层防渗层和一层或两层无纺布层,所述无纺布层固定设置于防渗层一侧,当所述无纺布层为两层时,所述防渗层夹设于两组无纺布层之间,所述复合膜层靠近两侧端的区域设置为搭接区;
靠近所述复合膜层的下放端设置有至少一组配重组件,所述配重组件包括支撑板、配重槽及配重块,所述复合膜层夹设固定于支撑板及配重槽之间,多组所述配重块固定放置于配重槽内;
所述配重槽上设置有深度检测组件用以反馈复合膜层的下放深度,所述深度检测组件包括吸附磁体及探测绳,所述探测绳固定于吸附磁体上,所述吸附磁体固定吸附于配重槽上。本方案中的复合膜层的自重小且防渗能力也可满足要求,可降低大幅施工难度,同时通过设置配重组件可保证复合膜层下放时的平展性,另外通过设置吸附磁体及探测绳形式的深度检测组件来探测下放深度使得使用操作更加快捷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的,所述深度检测组件还包括壳体及绕卷部,所述吸附磁体及绕卷部均固定设置于壳体内,且保证深度检测组件的重心与壳体的几何中心重合,所述绕卷部用于收放深度探测绳。本方案可以实现深度探测组件的自动收线操作,可简化深度检测组件的回收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联格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联格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356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交换器水道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DC-DC宽电源输入转换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