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紧密型光纤惯性测量单元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35275.8 | 申请日: | 2021-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72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祝露峰;潘阳;许文渊;任卓恒;邹伟;何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自行者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C21/16 | 分类号: | G01C21/16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仇倩倩 |
| 地址: | 402260 重庆市江津区双福街道绿城路12号重庆圆润工***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密 光纤 惯性 测量 单元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紧密型光纤惯性测量单元结构,包括底座、内部元器件和外壳,底座上扣接外壳,底座和外壳之间形成安装内部元器件的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支撑台,内部元器件包括三个光纤环组件、柔性电路板、加表和ARM板;底座内安装支撑台,支撑台上安装加表和ARM板;三个光纤环组件分别安装在支撑台的三个轴面对应的底座上,安装腔的内壁上设有与光纤环组件的形状配合的凹槽,柔性电路板与底座和外壳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惯性测量单元结构整体尺寸臃肿、重量较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惯性测量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紧密型光纤惯性测量单元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惯性测量单元结构多采用本体加外罩的结构,其将所有的器件集中于整体结构的底部中心的本体中,再在本体外套设外罩加以保护,因此整个惯性测量单元结构需要较为庞大的底部基座以及外壳。存在结构整体尺寸臃肿、重量较大,对空间以及材料都有极大的浪费的问题。而小型化、紧凑化的惯性测量单元结构的需求越来越高,如何使其整体尺寸更加小巧,以节约成本以及时间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紧密型光纤惯性测量单元结构,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惯性测量单元结构整体尺寸臃肿、重量较大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紧密型光纤惯性测量单元结构,其包括底座、内部元器件和外壳,所述底座上扣接所述外壳,所述底座和外壳之间形成安装所述内部元器件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支撑台,内部元器件包括三个光纤环组件、柔性电路板、加表和ARM板;底座内安装所述支撑台,支撑台上安装所述加表和所述ARM板;三个所述光纤环组件分别安装在支撑台的三个轴面对应的底座上,安装腔的内壁上设有与光纤环组件的形状配合的凹槽,所述柔性电路板与底座和外壳固定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底座和外壳,将内部元器件采用模块化的光纤环组件的结构,并且将环模块设计嵌入主体的安装腔内,不需要采用外罩,节省体积的同时增加了可靠性。同时,通过设置安装台,将模块化的光纤环组件紧密集合直接安装在底座和外壳内,使工人在安装调试时更加快捷便利、提升容错率,使得安装更为便利,整体尺寸和重量更小,节约了成本以及时间。此外,通过柔性电路板的设计,使电路板可以弯曲,以节约安装空间。
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一个底板和两个呈直角固定连接的侧板,每个所述侧板的底部均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底板上安装支撑台,两个侧板的内侧设有凹槽。
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一个顶壁和两个呈直角固定连接的侧壁,每个所述侧壁的顶部均与所述顶壁固定连接,两个侧壁分别与安装光纤环组件的两个侧板相对,底板和侧壁上安装柔性电路板。
优选地,所述支撑台包括托盘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均与底板连接,支撑柱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托盘连接,托盘上安装加表和ARM板,托盘和底板之间安装一个光纤环组件。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四个。
优选地,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之间设有用于连接的柔性导电膜;底板上安装第一电路板,侧壁上安装第二电路板。
优选地,所述底板和第一电路板之间安装有光源、PIN管和耦合器。
优选地,所述侧板的一个非连接侧面设有连接件。
优选地,所述光纤环组件包括磁屏蔽座、环形磁屏蔽盖、Y波导和光纤环,所述磁屏蔽座的四周设有法兰,两个侧板内侧分别固定安装磁屏蔽座,磁屏蔽座上安装所述环形磁屏蔽盖,磁屏蔽座和环形磁屏蔽盖的中部安装所述Y波导和所述光纤环。
优选地,所述底座、外壳和支撑台采用铝合金制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自行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自行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352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