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脊椎穿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34156.0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18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姚香平;林必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001 | 代理人: | 郭梦羽 |
地址: | 35000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脊椎 穿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脊椎穿刺装置,包括空心的导流针以及与导流针可拆卸插配的针芯;所述导流针后部设置后接头,一导流接头与所述后接头可拆卸连通以向外引流脊椎液,所述导流接头可拆卸连通一液位管;一下接头由导流接头下方连通所述导流接头;所述下接头连通接液瓶;所述下接头与接液瓶的连通可开闭;该脊椎穿刺装置集穿刺、观察脊椎液压和收集脊椎液于一身,减少医生的操作步骤,提高穿刺效率,同时避免收集脊椎液的过程中脊椎液泄露污染环境,对操作者和医疗环境较为友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脊椎穿刺装置。
背景技术
脊椎穿刺,用于检查颅内有无感染,颅内感染包括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脑膜炎。
脊椎穿刺的操作过程为:
嘱患者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部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或由助手在术者对面用一手抱住患者头部,另一手挽住双下肢国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昼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便于进针。
确定穿刺点,以骼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为穿刺点,一般取第3-4腰椎棘突间隙,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间隙进行。
常规消毒皮肤后戴无菌手套与盖洞贴,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作局部麻醉。
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北部的方向缓慢刺入,成人进针深度约为4-6cm,儿童则为2-4cm.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有落空感。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抽出(以防脑脊液迅速流出,造成脑疝),即可见脑脊液流出。
在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正常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为0.69-1.764kPa或40-50滴/min;若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可做Queckenstedt试验。即在测定初压后,由助手先压迫一侧颈静脉约10s,然后再压另一侧,最后同时按压双侧颈静脉;正常时压迫颈静脉后,脑脊液压力立即迅速升高一倍左右,解除压迫后10-20s,迅速降至原来水平,称为梗阻试验阴性,示蛛网膜下腔通畅。若压迫颈静脉后,不能使脑脊液压力升高,则为梗阴试验阳性。示蛛网膜下腔完全阻塞;若施压后压力缓慢上升,放松后又缓慢下降,示有不完全阻塞。凡颅内压增高者,禁作此试验。
撤去测压管,收集脑脊液2-5ml送检;如需作培养时,应用无菌操作法留标本。
术毕,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
现有的脊椎穿刺在穿刺后要接上液位管测量压力,然后需要撤除液位管接上接液瓶收集脊椎液,在这一过程中,由于脊椎液压和重力的作用,脊椎液容易溢洒甚至喷洒,污染周围环境,且医生需要一手扶持穿刺装置,一手更换接液瓶,较难操作,甚至需要别的医生或护士配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脊椎穿刺装置,该脊椎穿刺装置集穿刺、观察脊椎液压和收集脊椎液于一身,减少医生的操作步骤,提高穿刺效率,同时避免收集脊椎液的过程中脊椎液泄露污染环境,对操作者和医疗环境较为友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方案一:
一种脊椎穿刺装置,包括空心的导流针以及与导流针可拆卸插配的针芯;所述导流针后部设置后接头,一导流接头与所述后接头可拆卸连通以向外引流脊椎液,所述导流接头可拆卸连通一液位管;一下接头由导流接头下方连通所述导流接头;所述下接头连通接液瓶;所述下接头与接液瓶的连通可开闭。
其中,所述下接头上配有截止阀。
其中,所述截止阀后端设置有旋钮。
其中,所述截止阀下方的下接头处设置有排气管。
其中,所述排气管倾斜向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341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管道修复的外承插口钢模
- 下一篇:一种带有快速接头的光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