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Micro SD7.10存储卡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32941.2 | 申请日: | 2021-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97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曾广明;方劲松;李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欧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2/71 | 分类号: | H01R12/71;H01R12/70;H01R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魏星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icro sd7 10 存储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Micro SD7.10存储卡连接器,包括铁壳、塑胶本体及五金端子,铁壳与塑胶本体相互组装配合,形成有卡片插入空间,五金端子设置在塑胶本体,并与卡片插入空间相对应;卡片插入空间划分为上排接触空间与下排接触空间,卡片插口设置于卡片插入空间的下侧,使得卡片由下而上插入;五金端子包括上排接触端子与下排接触端子,上排接触端子对应上排接触空间,且同时与Micro SD3.0卡的接触区域、Micro SD7.10卡的上排接触区域相对应,下排接触端子对应下排接触空间,且单独与Micro SD7.10卡的下排接触区域相对应。在Micro SD3.0存储卡连接器基础上增加对应的接触端子及焊接引脚,构成新型的Micro SD7.10存储卡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基于Micro SD3.0的Micro SD7.10存储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Micro SD7.10卡的前排接触区域(或称上排接触区域)与Micro SD3.0卡的接触区域基本上是一致的,但Micro SD7.10卡的后排接触区域(或称下排接触区域)却有所差异,也就是说,Micro SD3.0卡只有一个接触区域(与Micro SD7.10卡的前排接触区域基本一致),不具备后排接触区域;这样也变导致了,目前的Micro SD3.0存储卡连接器,不具备下排接触端子,无法适配Micro SD7.10存储卡;从而导致连接器无法实现两者兼用。参见附图11,其为目前Micro SD3.0存储卡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只有上排接触端子,因此导致了现有的Micro SD3.0存储卡连接器不能满足目前最新版本的Micro SD7.10存储卡的接触功能。因此,目前的Micro SD3.0存储卡连接器还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需要作出改进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Micro SD3.0 的MicroSD7.10存储卡连接器,配合Micro SD7.10存储卡的接触区域,在Micro SD3.0存储卡连接器基础上增加对应的接触端子及焊接引脚,构成新型的Micro SD7.10存储卡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Micro SD3.0的Micro SD7.10存储卡连接器,包括铁壳、塑胶本体及五金端子,所述铁壳与塑胶本体相互组装配合,形成有卡片插入空间,所述五金端子设置在塑胶本体,并与卡片插入空间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片插入空间划分为上排接触空间与下排接触空间,其中,卡片插口设置于卡片插入空间的下侧,使得卡片由下而上插入;所述五金端子包括上排接触端子与下排接触端子,其中,上排接触端子对应上排接触空间进行设置,且同时与Micro SD3.0卡的接触区域、Micro SD7.10卡的上排接触区域相对应,所述下排接触端子对应下排接触空间进行设置,且单独与MicroSD7.10 卡的下排接触区域相对应。
进一步,所述上排接触端子包括与Micro SD3.0卡的接触端、Micro SD7.10卡的上排接触端相对应的若干根“√”状异型端子接触弹片,且与该些“√”状异型端子接触弹片相对应的上排焊接引脚设置在塑胶本体的上侧;所述下排接触端子包括与Micro SD7.10卡的下排接触端相对应的若干根直条型端子接触弹片,且与该些直条型端子接触弹片相对应的下排焊接引脚设置在塑胶本体的下侧。
进一步,还包自弹机构,所述自弹机构设置在塑胶本体,且与卡片插入空间右侧部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欧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欧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329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