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热资源分级供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32923.4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62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柱;卢俊杰;王鹤;裴彦斌;李猛;宋煜昊;王晓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中机国能热源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02 | 分类号: | F24D3/02;F24D3/10;F24D3/18;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馨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热资源 分级 供热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热资源分级供热系统,包括:取水井、一级换热系统、二级换热系统、三级换热系统以及回灌井,其中取水井的开采深度与回灌井的回灌深度相同;所述一级换热系统包括一级供应侧换热器,所述取水井的出水口连接所述一级供应侧换热器的供热端进水口,所述一级供应侧换热器的用热端连接第一用热管线;所述二级换热系统包括二级换热器以及二级供应侧换热器;所述三级换热系统包括三级换热器以及三级供应侧换热器,所述三级换热器的供热端出水口连接所述回灌井进水口。本实用新型立足于高效充分利用地热资源,结合梯级利用技术,实现低温同层100%回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水供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地热资源分级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地热资源供热系统设计采用直供方式,即将开采出来的地下水直接用于热交换为用户供热。这种方式只能提取地热水中的高品质热源,没有充分利用地热水热量,取水量和排水量巨大。其次,开采的地热水没有达到回灌,或者只有部分回灌,导致资源浪费的同时,容易造成地质灾害。再次,由于地热水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严重造成外网及末端住户采暖设备老化;同时,住户末端地热水排放污染严重,系统掉水严重。最后,现有系统回灌过程中将水直接送回地下,使水质交叉污染严重,很多地方地热资源无法实现可持续利用,或者不能达到按需供暖,资源浪费严重。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热资源分级供热系统,采用阶梯式多级热泵提热技术,充分利用地下水的热能,并实现低温同层100%回灌。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地热资源分级供热系统,包括:取水井、一级换热系统、二级换热系统、三级换热系统以及回灌井,其中取水井的开采深度与回灌井的回灌深度相同;
所述一级换热系统包括一级供应侧换热器,所述取水井的出水口连接所述一级供应侧换热器的供热端进水口,所述一级供应侧换热器的用热端连接第一用热管线;
所述二级换热系统包括二级换热器以及二级供应侧换热器,所述二级换热器的供热端进水口连接一级供应侧换热器的供热端出水口,所述二级换热器的用热端连接二级供应侧换热器的供热端,所述二级供应侧换热器的用热端连接第二用热管线;
所述三级换热系统包括三级换热器以及三级供应侧换热器,所述三级换热器的供热端进水口连接二级换热器的供热端出水口,所述三级换热器的用热端连接三级供应侧换热器的供热端,所述三级供应侧换热器的用热端连接第三用热管线,所述三级换热器的供热端出水口连接所述回灌井进水口。
进一步地,系统还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取水井的出水管路上的除砂器、过滤器和加压泵。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换热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用热管线上的一级供应侧循环泵;所述二级换热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第二用热管线上的二级供应侧循环泵;所述三级换热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第三用热管线上的三级供应侧循环泵。
进一步地,所述二级换热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二级换热器与二级供应侧换热器之间的二级热泵;所述三级换热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三级换热器与三级供应侧换热器之间的三级热泵。
进一步地,所述二级换热器与所述二级热泵之间还设置有二级循环泵;所述三级换热器与所述二级热泵之间还设置有三级循环泵。
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立足于高效充分利用地热资源,结合梯级利用技术,实现低温同层100%回灌。高标准高水准设计,确保新建系统长期不落后。
2、本实用新型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总方针,形成示范效果。
基于上述理由本发明可在地下水供暖等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中机国能热源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中机国能热源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329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