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浆管线反吹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30505.1 | 申请日: | 2021-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65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图钦;何圣龙;李锋;王鹏山;胡永刚;程军锋;张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长青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J3/50 | 分类号: | C10J3/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彭丽芳;胡若玲 |
| 地址: | 72140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线 反吹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浆管线反吹系统,包括煤浆管线(1),其特征是:高压氮气吹扫管线(9)一端与氮气吹扫罐(13)连通,另一端管线上设有氮气吹扫切断阀(10);所述氮气吹扫切断阀(10)的进口管线和出口管线之间还设有吹扫切断阀副线(11);所述吹扫切断阀副线(11)上设有控制反吹过程中氮气量的节流阀(12)。本实用新型以稳定高压氮气吹扫作为动力气源,增加节流阀门,设计吹扫程序,从而解决了投料过程中煤浆提前入炉,大量易燃挥发分提前逸出,系统氧碳比偏高,引起炉温下降、闪爆等问题,实现了气化炉投料联投联投过程中的氧碳比控制,具有吹扫效果好,投入成本低廉的特点,最终达到快速恢复生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化工或以甲醇为生产原料的气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浆管线反吹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多煤少油的国家,煤炭仍将长期作为我国的能源主力,煤炭的高效、清洁利用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煤气化为核心的煤炭利用系统是综合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重要技术。在众多煤气化技术中,水煤浆气化技术因煤种适应范围较广,气化温度、压力高,易于大型化,成为煤气化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根据近几年水煤浆气化的发展趋势和行业运行效果看,气化炉的稳定运行及开停车的成功与否是其关键因素。但是通过长期的生产观察,气化炉投料连投是快速恢复生产的关键操作,在连投的过程控制中,入炉氧碳比的控制是重中之重,它决定了投料成功与否和过程安全。由此可见,设计一种新型煤浆管线冲扫工艺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入炉氧碳比是必须的。
目前,国内普遍存在的气化炉连投过程中,煤浆入炉顺控双阀之间的煤浆无法排出,投料过程中煤浆提前入炉,大量易燃挥发分提前逸出,系统氧碳比偏高,引起炉温下降、闪爆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煤浆管线反吹系统,克服了现有技术上述缺点,通过改变煤浆管线的吹扫方式,最终彻底消除煤浆入炉顺控双阀之间的煤浆无法排出,投料过程中煤浆提前入炉,大量易燃挥发分提前逸出,系统氧碳比偏高,引起炉温下降、闪爆的劣问题,达到快速恢复生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煤浆管线反吹系统,包括煤浆管线,还包括高压氮气吹扫管线,所述高压氮气吹扫管线一端与氮气吹扫罐连通,另一端管线上设有氮气吹扫切断阀;所述高压氮气吹扫管线上设有氮气吹扫切断阀;所述氮气吹扫切断阀的进口管线和出口管线之间还设有吹扫切断阀副线;所述吹扫切断阀副线上设有节流手阀。;该节流阀具有控制反吹过程中的氮气量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煤浆上游切断阀入口方向的管线上连接有与去往煤浆槽管线;所述去往煤浆槽管线上依次设有煤浆回流上游切断阀和煤浆回流下游切断阀。
优选地,所述煤浆管线上依次设有煤浆上游切断阀、煤浆下游切断阀;所述煤浆下游切断阀与去往气化炉管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该煤浆管线上设有高压煤浆泵。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以稳定的高压氮气吹扫作为动力气源,增加节流阀门,设计吹扫程序,从而解决了投料过程中煤浆提前入炉,大量易燃挥发分提前逸出,系统氧碳比偏高,引起炉温下降、闪爆等问题,实现了气化炉投料联投联投过程中的氧碳比控制;该工艺系统具有流程操作简便,具有吹扫效果好,投入成本低廉的特点,最终达到快速恢复生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反吹扫管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吹扫顺控示意图
图中,1-煤浆管线,2-高压煤浆泵,3-煤浆上游切断阀,4-煤浆下游切断阀,5-去往气化炉管线,6-去往煤浆槽管线,7-煤浆回流上游切断阀,8-煤浆回流下游切断阀,9-高压氮气吹扫管线,10-氮气吹扫切断阀,11-吹扫切断阀副线,12-节流阀,13-氮气吹扫罐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长青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长青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305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