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智能自动化的垃圾中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27840.6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73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戚豪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鼎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77 | 代理人: | 黄勇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智能 自动化 垃圾 中转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自动化的垃圾中转装置,包括外桶,其放置于地面上,外桶下方设有埋入地下的支撑壳,其内部放置有若干组垃圾桶,且外桶内部与支撑壳内部相通,支撑壳内设置有推送支撑壳中垃圾桶向外桶内更换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推送组件,传送组件以及升降组件,推送组件,推送组件能分别推动支撑壳内各个垃圾桶进入传送组件上,传送组件,呈水平设置在支撑壳内,且能带动其上放置的垃圾桶向升降组件移动,升降组件,设置在外桶下方,且能带动垃圾桶在外桶和传送组件间往复升降。本实用新型具有能自动更换垃圾桶及减少了整体的地上占地面积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分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智能自动化的垃圾中转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尤其在城市内,一天产生数量巨大的垃圾需要进行处理,为了方便统一进行收理,一般会在社区或一些人员密集流动的区域进行放置垃圾中转装置,暂时进行垃圾收理,然后环卫人员统一去进行清理,方便快捷。
垃圾中转装置有许多种,有的以垃圾桶或桶放置在路边,有的则为一个大的垃圾房,目前,垃圾房设置有多个分类垃圾投放口,每个分类垃圾投放口下方均放置了垃圾桶,用来收纳垃圾,但存在垃圾桶收纳容量有限,当行人向垃圾桶投放垃圾使得垃圾桶满桶时,便需要值守的环卫工人进入内部去更换垃圾桶,人工更换费时费力,且垃圾房的地上占地面积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智能自动化的垃圾中转装置,具有能自动更换垃圾桶及减少了整体的地上占地面积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基于智能自动化的垃圾中转装置,包括外桶,其放置于地面上,所述外桶下方设有埋入地下的支撑壳,其内部放置有若干组垃圾桶,且所述外桶内部与支撑壳内部相通,所述支撑壳内设置有推送所述支撑壳中所述垃圾桶向所述外桶内更换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推送组件,传送组件以及升降组件,推送组件,所述推送组件能分别推动所述支撑壳内各个所述垃圾桶进入所述传送组件上,传送组件,呈水平设置在所述支撑壳内,且能带动其上放置的所述垃圾桶向所述升降组件移动,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外桶下方,且能带动所述垃圾桶在所述外桶和所述传送组件间往复升降。
作为优选,所述推送组件包括推送部,分离部,所述支撑壳内部设置有支撑座,且若干组所述垃圾桶等距放置于所述支撑座内部,所述支撑座内部水平设置有转杆,且所述支撑座内壁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转杆一端位于所述通孔内部,其另一端与所述分离部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分离部设置在所述支撑座外壁一侧,所述推送部一端等距套设在所述转杆外壁,且另一端位于所述垃圾桶外部。
作为优选,所述推送部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套设在所述转杆外壁,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传动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外壁相对两侧固设有侧板,所述第一齿条远离所述第一齿轮一侧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位于所述垃圾桶外部,所述支撑壳内部水平放置有滑块,所述推板外壁一侧与所述滑块滑动连接,所述转杆接近分离部一端外壁设置有从动轮,所述分离部一端设置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输出轴外壁设置有主动轮,且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条及所述推板和所述滑块分别设置有若干组,分别等距设置在各个所述垃圾桶外部。
作为优选,所述分离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座外壁上的气缸一,所述气缸一活塞杆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转杆一端转动连接的支撑板,所述电机一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且所述转杆外壁上等距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数量一致的卡件,所述第一齿轮内壁开设有卡槽,且所述卡件可通过所述气缸一推动进入到卡槽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卡槽内部整体尺寸要大于所述转杆外壁整体尺寸,所述卡件整体尺寸要略小于所述卡槽内部整体尺寸,相连两块所述卡件相距距离要大于相连两块所述第一齿轮相距距离,且有一块所述卡件位于所述卡槽内部时,其余的所述卡件均位于所述第一齿轮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未经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278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肠内营养液加温滴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口服液用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