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发热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26891.7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56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明;陈姚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志明;陈姚华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38;F04D29/58;F24H3/04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27 | 代理人: | 甘汉南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热 风扇 | ||
1.可发热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扇本体(1),设于所述风扇本体(1)上的发热扇叶结构(2),以及设于所述风扇本体(1)与所述发热扇叶结构(2)之间并用于供所述发热扇叶结构(2)获电的导电机构(3),所述发热扇叶结构(2)与所述风扇本体(1)之间设有隐藏式连接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本体(1)包括电机输出端(11),以及吊杆(12),所述电机输出端(11)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发热扇叶结构(2)的扇叶连接件(4),所述导电机构(3)包括与所述吊杆(12)固定连接且与外部电源连接的导电柱组件(31),以及设于所述扇叶连接件(4)上并用于使所述发热扇叶结构(2)与所述导电柱组件(31)电连接的导电刷组件(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发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柱组件(31)包括导电柱本体(311),均环绕所述导电柱本体(311)设置的第一导电环(312)和第二导电环(313),所述第一导电环(312)和所述第二导电环(313)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发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刷组件(32)包括用于往所述导电柱组件(31)方向顶压以使所述发热扇叶结构(2)与所述导电柱组件(31)电连接的导电头(3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发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刷组件(32)还包括设于所述扇叶连接件(4)上的导电刷固定座(322),以及弹簧(323),所述导电头(321)设于所述导电刷固定座(322)上且相对所述导电刷固定座(322)移动,所述弹簧(323)设于所述导电刷固定座(322)与所述导电头(321)之间,且将所述导电头(321)往所述导电柱组件(31)方向顶压以使所述导电头(321)与述导电柱组件(31)保持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发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头(321)包括碳刷头(321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发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扇叶结构(2)包括两上下叠置设置的板材(21),以及设于两所述板材(21)之间的平面电发热体结构(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发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21)包括依次上下叠置粘合的横纹生态板(211)和竖纹生态板(21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发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电发热体结构(22)包括平面发热主体,所述平面发热主体包括碳纤维电热体、碳晶电热体、石墨烯电热体、导电发热釉电热体、蚀刻金属导电发热板或氧化物导电发热膜中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发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隐藏式连接机构(6)包括嵌入所述板材(21)背面的螺母(61),以及用于穿过所述扇叶连接件(4)后与所述螺母(61)连接的螺丝(6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志明;陈姚华,未经黄志明;陈姚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2689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防服放置架
- 下一篇:一种智能尾菜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