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烧制建盏的窑炉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24555.9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02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凌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超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F27D1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致群财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4 | 代理人: | 邓贵琴;刘兆庆 |
地址: | 353199 福建省南平市建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烧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烧制建盏的窑炉,包括炉体、炉门及油柴托盘。所述炉体顶部设有投柴孔,所述油柴托盘设置在所述炉体中且位于所述投柴孔的下方;其还包括手摇顶杆;所述炉体的腔壁两侧设有支架,所述油柴托盘的边缘形成折边,所述折边的下端面通过弹簧弹性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使所述油柴托盘保持往所述炉体的内腔顶部靠拢的趋势;所述手摇顶杆安装于所述炉体的顶部,其顶杆穿入所述炉体中并抵接在所述油柴托盘的中心,其顶杆位于所述炉体中的行程段上套设有隔热套,所述炉体设有对应于所述隔热套的行程避让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油柴托盘弹性设置,同时设置手摇顶杆,可以实现还原氛围的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盏烧制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烧制建盏的窑炉。
背景技术
随着建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很多人开始渐渐喜欢上了这一器皿。建盏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每一只建盏都是独一无二”的而吸引人。
柴烧出的建盏釉面更加温润,器型更加典雅,而且柴烧烧制过程留下的火痕,带着人工难以达成的美妙纹路,这些优点是电烧建盏比不上的。但柴烧窑的缺点也很典型:需烧掉大量的木材,成本投入高且不环保;柴烧的温度难以控制,对匠人的烧制经验要求近乎苛刻,导致成品率低。
而电烧窑由于温度易于控制,因此烧制工艺易于总结掌握,烧出颜色稳,成品率高定。同时其窑体尺寸小,建窑及后续使用成本均显著低于柴烧窑。
因此,一部分建盏技艺传承人已经开始不再选择用龙窑柴烧了,而是选择了容易控制温度的电窑烧制。但现有的电烧窑炉亦存在一些缺陷:电烧窑是通过投入油柴燃烧产生还原气氛的,在烧制过程中,还原气氛主要取决于投柴时间与投柴量的控制,尚无其他简易可行的控制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控制还原气氛的用于烧制建盏的窑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用于烧制建盏的窑炉,包括炉体、炉门及油柴托盘,所述炉体顶部设有投柴孔,所述油柴托盘设置在所述炉体中且位于所述投柴孔的下方;其还包括手摇顶杆;所述炉体的腔壁两侧设有支架,所述油柴托盘的边缘形成折边,所述折边的下端面通过弹簧弹性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使所述油柴托盘保持往所述炉体的内腔顶部靠拢的趋势;所述手摇顶杆安装于所述炉体的顶部,其顶杆穿入所述炉体中并抵接在所述油柴托盘的中心,其顶杆位于所述炉体中的行程段上套设有隔热套,所述炉体设有对应于所述隔热套的行程避让孔。
优选地,所述折边的上端面设有陶瓷纤维垫片。
优选地,所述投柴孔为两个,分布在所述手摇顶杆的两侧。
优选地,还包括若干碳硅棒;所述炉体的腔壁上设有若干道竖直向下的凹槽,所述若干碳硅棒一一对应设置在各凹槽中,各碳硅棒的外圆周面不突出所述凹槽且不与所述凹槽的任一槽壁接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油柴托盘弹性设置,同时设置手摇顶杆,利用手摇顶杆调节油柴托盘边缘与炉体内腔顶部的距离(即调整开度),当无需油柴时,可将手摇顶杆旋松,使得油柴托盘与炉体顶部接触形成相对密封环境,熄灭油柴;
2、本实用新型在油柴托盘的折边上设置陶瓷纤维垫片,可在需熄灭油柴时增加密封性;
3、本实用新型在炉体的腔壁上设置凹槽,防止碳硅棒与炉体腔壁直接接触,造成炉体烧融隐患,因此可选用更高功率的碳硅棒,快速升温性能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纵剖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横剖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超,未经凌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245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