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放水汇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24152.4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36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赖朝凌;韩家友;潘星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新明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0 | 分类号: | E21F16/00;E21F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杨浩林 |
地址: | 64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放水 汇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放水汇流器,其是对煤层里的水和瓦斯进行处理,经过负压抽出到上舱,上舱和下舱的隔板是斜的,上舱安装有多个连接预抽管接头的球阀,每根预抽管都连接在上面,不用的可以关闭球阀,上舱和下舱又有一个负压调节组件,水的重量大于气体且上下舱负压相同,水会自动流到到下舱,上舱和下舱连接处安装有上舱放水止回阀,上舱放水止回阀能杜绝下舱的水和空气倒流回上舱,下舱安有下舱放水止回阀、浮球、磁铁、透气阀、负压连接管,负压连接管通过负压循环管连接主管道,负压循环盖板还要安一个调节下舱负压平衡的透气阀,使下舱和大自然的压力平衡,从而达到自动放水的效果,减少了人工放水成本,解决主管道内积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层开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放水汇流器。
背景技术
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常规能源,也是最廉价的能源。近年来,全球经济持续增长,石油及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全球煤炭需求快速增长,价格逐步攀升,国内煤炭需求旺盛。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的高速发展导致了对煤炭需求的大幅度增加,消费逐年递增。在我国的自然资源中,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就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与石油和天然气比较而言,我国煤炭的储量相对比较丰富,占世界储量的11.60%。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而石油仅占2.4%,天然气仅占1.2%。
现有技术的煤层开采过程中,需要对煤层中的水和瓦斯进行抽出排放,原来用的是人工放水器,每天都要人去对它进行放水,还要根据煤矿的大小来确定人数,有的一两个人,有的三四个人,而现有的排放设备简单,也不能对抽水和瓦斯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不能完成预抽和自动放水,人工排放的成本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放水汇流器,其能够对煤层水进行预抽处理并进行自动放水,减少了人工放水成本,解决主管道内积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放水汇流器,其包括内置倾斜隔板的箱体,隔板将箱体分隔为上舱和下舱,箱体的设置为:顶部设有多个预抽管接头、外侧设有连通上舱和下舱的上下舱连接管、下舱内设有负压调节组件、底侧设有下舱放水止回阀,上舱处连接有负压循环管且连接处高于上下舱连接管,预抽管接头连接煤层中的预抽管,上下舱连接管设有上舱放水止回阀,以将水从上舱放至下舱,下舱通过负压连接管连接至负压循环管,负压连接管在箱体处具有气口,负压调节组件通过移动的方式将气口关闭或打开,通过负压循环管和负压连接管,上舱与下舱连通,这样上舱和下舱的压力就调节平衡,通过上舱和下舱的压力平衡,使水顺利从上舱流入下舱;通过预抽管接头可对多个预抽管内的水和瓦斯进行抽取,每根预抽管都可单独进行关闭和开启,抽水时,上舱和下舱的负压平衡,水流顺利进入下舱,通过负压调节组件自动调节下舱压力,放水时下舱和外界环境压力平衡,从而达到自动放水的效果。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箱体的下舱向箱体侧面凸设有安装负压调节组件的区域,区域顶部的箱体处开设有安装口并设置有负压循环盖板进行封闭,负压连接管的气口位于负压循环盖板底部;便于对负压调节组件进行安装,实现负压的控制。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负压调节组件包括浮球导向管、内部中空的浮球、浮球定位杆和平衡板,浮球定位杆沿竖向设置且位于负压连接管的气口下方,浮球导向管插入在浮球内,浮球导向管内具有与浮球定位杆相匹配的插孔,平衡板连接在浮球导向管的顶端,浮球导向管、浮球和平衡板组成整体,并通过插孔相对于浮球定位杆可上下移动;实现了负压调节组件的位置移动,通过浮球的上下移动实现负压调节的气口开闭控制。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负压调节组件还包括橡胶,橡胶设置在平衡板顶部,橡胶顶部的形状与负压连接管的气口处的形状相匹配,橡胶随平衡板上下移动,而对气口进行关闭或打开;实现对负压连接管气口的严密控制,实现开启和关闭,贴合更紧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新明塑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新明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241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业用水冷板焊接定位装置
- 下一篇:流体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