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气囊后悬总成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23588.1 | 申请日: | 2021-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51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桂千富;桂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宇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33/06 | 分类号: | B62D33/06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盛唯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6 | 代理人: | 李晓贝;李佳怡 |
| 地址: | 442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气囊 总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气囊后悬总成,涉及汽车悬挂技术领域,其包括横梁和两液压锁,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下支架,两液压锁分别通过锁支架与对应下支架的上端连接,还包括两气囊减震器;下支架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架本体,第一架本体的下端向外弯折形成弯折部,弯折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一架本体的上端设置有若干用于连接横梁的第二连接孔,且第一架本体的上端内侧具有凸起部,凸起部设置有用于连接锁支架的第三连接孔;气囊减震器的下端通过第一连接孔与对应的下支架连接,气囊减震器的上端与对应的液压锁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挂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车辆气囊后悬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汽车的发展,人民对于汽车的要求也已经不再局限于车辆的外观以及安全上,对于车辆的舒适性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要求。在传统的设计中,商用车驾驶室与车架直接相连,车辆在行驶所受到的路面冲击直接传递到驾驶室上,造成驾驶室的平顺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气囊后悬总成,通过气囊减震器配合下支架、液压锁和锁支架,能够隔绝车辆在行驶所受到的路面冲击,提高了驾驶室的平顺性。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气囊后悬总成,包括横梁和两液压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下支架,两液压锁分别通过锁支架与对应下支架的上端连接,还包括两气囊减震器;所述下支架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架本体,所述第一架本体的下端向外弯折形成弯折部,弯折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架本体的上端设置有若干用于连接横梁的第二连接孔,且第一架本体的上端内侧具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设置有用于连接锁支架的第三连接孔;所述气囊减震器的下端通过第一连接孔与对应的下支架连接,气囊减震器的上端与对应的液压锁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架本体的下端内侧设置有车架连接板。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架本体内设置有加强板。
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高度阀总成,所述高度阀总成安装于其中一个下支架。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高度阀总成包括高度阀和连杆,所述高度阀通过高度阀支架与下支架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与高度阀连接,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杆支架与锁支架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架本体设置有若干可用于连接高度阀总成的第四连接孔。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横梁包括笔直的梁体,梁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有若干用于连接下支架的第五连接孔,且连接部的下端与梁体的下端之间设置有倾斜过渡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锁支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架本体,所述第二架本体的一端上翘形成翘起部,该翘起部设置有用于连接下支架的第六连接孔,第二架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若干用于连接液压锁的第七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囊减震器配合下支架、液压锁和锁支架,能够隔绝车辆在行驶所受到的路面冲击,提高了驾驶室的平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辆气囊后悬总成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辆气囊后悬总成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辆气囊后悬总成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辆气囊后悬总成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横梁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支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支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高度阀总成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宇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宇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235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港口航道工程用航标灯
- 下一篇:一种便于悬挂的背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