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20856.4 | 申请日: | 2021-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19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朱丹华;吴祝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德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0 | 分类号: | H01R12/70;H01R13/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2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座体、收容于绝缘座体内的端子以及固定于绝缘座体两侧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有一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向上延伸出的限位部,所述主体部设有向下凸伸出所述绝缘座体的底部,该底部的一侧设有一朝向绝缘座体的凹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固定件的结构,在其一侧设置一凹部,使得焊料锡膏能够沿着缝隙实现爬锡而进入凹部内,从而加大了固定件与电路板的焊接面积,强化了固定件的焊接力/抓板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性连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是电脑、手机等电子数码产品中必不可缺的零件,其主要承担其电讯号的传输,确保各个零器件之间能够建立起稳定可靠的信号连接。电连接器的种类非常繁多,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常见的有USB电连接器、板对板(Board to Board)电连接器、FPC柔性软板电连接器、卡连接器、线到板(Wire to Board)连接器等等,不同的电连接器可用于实现不同的功能。随着电子产品的体积越来越轻薄化,其内部的空间越来越狭窄,这使得产品内部的零器件布局必须十分紧凑,这对电连接器的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很多电连接器来说,都需要焊接至电路板上实现固定连接,因此电连接器内都具备金属固定件,由金属固定件来实现与电路板的焊接固定,而现有的金属固定件与电路板的焊接面积相对较小,在经常插拔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抓板力不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以改善现有技术中电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焊接力或抓板力不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座体、收容于绝缘座体内的端子以及固定于绝缘座体两侧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有一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向上延伸出的限位部,所述主体部设有向下凸伸出所述绝缘座体的底部,该底部的一侧设有一朝向绝缘座体的凹部。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座体设有底壁、后壁及一对侧壁,所述侧壁的前端设有一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容纳所述固定件的安装槽。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向下贯通所述侧壁,且所述安装部的底部设有一缺口,所述主体部的底部位于所述缺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缺口内还设有一台阶部,该台阶部与所述凹部相对设置,且台阶部与所述凹部之间形成有间隙,以供焊料向上爬升。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呈L型,其主体部的外侧边缘设有卡持所述绝缘座体的凸部,而所述凹部则形成于所述主体部的内侧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凸部的正上方,用于卡持在安装槽的槽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侧壁的内壁面上形成有一卡持部及与卡持部相邻设置的定位部,所述卡持部呈长条形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至所述定位部,所述卡持部的正下方设有一让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卡持部相邻设置,且更宽于所述卡持部。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后壁之间形成有一容纳槽,且定位部的顶面设有倾斜向下延伸的导引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固定件的结构,在其一侧设置一凹部,使得焊料锡膏能够沿着缝隙实现爬锡而进入凹部内,从而加大了固定件与电路板的焊接面积,强化了固定件的焊接力/抓板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连接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德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德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208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