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对板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20853.0 | 申请日: | 2021-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19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朱芹;包金平;吴永发;吴祝平;方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德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1 | 分类号: | H01R12/71;H01R13/6461;H01R1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2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对板电连接器,包括一插头及一插座,所述插头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信号端子以及若干电源端子,所述若干信号端子分成相互平行的两排,且每排信号端子的两端各设有一电源端子,所述电源端子的宽度大于所述信号端子的宽度,且电源端子与信号端子之间的间距大于0.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板对板电连接器通过改善信号端子和电源信号端子的布局以改善信号的传输品质,提高了电源端子的载流能力,同时又降低了电源端子与信号端子之间的串扰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性连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对板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板对板(Board to Board)电连接器是电子产品中常用的一种连接器,其用于将两个电路板建立电性连接,其通常包括插头和插座,其分别焊接在两个电路板上,通过两者的插接实现两个电路板之间的通信连接。一般来说,板对板电连接器的结构比较简单,其往往采用纵长形的结构,内部的导电端子排列呈两排,且随着对信号传输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很多应用场景下要求电连接器配备更多的导电端子或者要求其传输更加高频的信号,而这种情况下导电端子之间十分容易产生信号干扰,这就对现有的电连接器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现有的板对板电连接器缺少相应的控制手段,其导电端子之间往往间距较近,排列密集,彼此之间容易相互干扰,而且也无法承载较大的电流(5A或以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板对板电连接器,以改善现有技术中信号传输能力或传输品质不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对板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信号端子以及若干电源端子,所述若干信号端子分成相互平行的两排,且每排信号端子的两端各设有一电源端子,所述电源端子的宽度大于所述信号端子的宽度,且电源端子与信号端子之间的间距大于0.5mm。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端子的宽度大于0.5mm。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的总数为100根或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对纵向侧壁及一对横向端壁,所述纵向侧壁和所述横向端壁一体相连并共同围成一狭长型的对接腔。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侧壁设有一长条形的承载部及位于承载部外侧的长条形台阶部,所述台阶部相较于所述承载部呈向外凸出状。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端子设有一倒U型接触臂,所述接触臂设置于所述承载部上且暴露于承载部的内外侧表面,且接触臂的末端固定于所述台阶部上。
进一步地,每一横向端壁设有内壁、外壁及介于内壁和外壁之间的固定槽,所述外壁位于所述内壁的外侧,且外壁上开设有一槽口,该槽口向内贯通所述固定槽。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槽朝竖直方向上贯通所述横向端壁的顶面,并且朝左、右方向上贯通所述横向端壁的左侧面及右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板对板电连接器还包括一屏蔽件,所述屏蔽件为一长条形金属薄板,其呈竖立设置于两排信号端子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板对板电连接器通过改善信号端子和电源信号端子的布局以改善信号的传输品质,提高了电源端子的载流能力,同时又降低了电源端子与信号端子之间的串扰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板对板电连接器的插头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板对板电连接器的插头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板对板电连接器的插头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板对板电连接器的插座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板对板电连接器的插座的立体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德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德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208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