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异形电极的电子手环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20610.7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31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崔京南;张勐;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思科丰(大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N1/04;A61H39/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08 | 代理人: | 杨翠翠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异形 电极 电子 | ||
一种采用异形电极的电子手环,其属于生物电极的技术领域。该手环采用主机设置在腕带上,主机的背面设置异形可拆卸的电极;电极采用充电槽两侧对称设置两个异形电极片,它采用凹字形结构。异形电极片的表面设置电极凸点,不仅增大电极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其与皮肤接触时留有间隙,易通风透气,避免形成汗渍腐蚀电极片表面,延长其寿命。异形电极片上设置电极延伸片,电极延伸片缩短了两个异形电极片之间的距离,增强了生物电信号的传递;异形电极片的长度方向与手环佩戴手臂的方向垂直,保证了异形电极片之间信号传递方向与手腕部神经信号传导的方向一致,进而增强了缓解胃部、心脏、下腹部不适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异形电极的电子手环,其属于生物传感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过体表电极向人体特定的神经组织释放刺激信号,因作用部位不同,输出信号不同,可以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如电刺激手腕部的正中神经可以达到调解迷走神经兴奋性和无羟色胺、P物质等特定神经递质释放的作用,从而达到缓解胃部、心脏、下腹部不适的作用。其中典型代表为缓解由于化疗药物、妊娠、麻醉、晕车晕船导致的恶心呕吐症状。穿戴式智能设备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人的智能化延伸,通过这些设备,人可以更好的感知外部与自身的信息;电子手环更能满足人们日常出行或长途旅行轻便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异形电极的电子手环,通过正中神经可以达到调解迷走神经兴奋性和无羟色胺、P物质等特定神经递质释放的作用,并以异形电极的设计增强生物电信号的传递,使电信号传递方向与手腕部神经信号传递方向一致,起到更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采用异形电极的电子手环,它采用主机设置在腕带上,所述主机的正面设置屏幕和按键;
所述主机的背面设置可拆卸式的异形电极,电极主体下端的插脚插入主机的插槽内,电极主体上端的卡扣扣在主机的卡口上;
所述电极主体上再充电槽的两侧对称设置两个异形电极片,异形电极片采用凹字形,异形电极片上设置电极延伸片,电极延伸片的边缘为电极延伸边;异形电极片的表面设置电极凸点,异形电极片背面的电极触点与主机PCB板上的主机通信触点相接触。
所述主机只设置一个按键。
两个异形电极片的电极延伸边之间的距离为2-4mm。
所述异形电极片的长度方向与腕带的长度方向一致。
所述充电槽内设置两个充电点。
采用此结构,异形电极片作用在人体手腕的经皮穴位上,其周期性地释放弱电产生电刺激;电刺激正中神经可以达到调解迷走神经兴奋性和无羟色胺、P物质等特定神经递质释放的作用,从而达到缓解胃部、心脏、下腹部不适的作用。其中典型代表为缓解由于化疗药物、妊娠、麻醉、晕车晕船导致的恶心呕吐症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手环采用主机设置在腕带上,主机的背面设置异形可拆卸的电极;电极采用充电槽两侧对称设置两个异形电极片,它采用凹字形结构。异形电极片的表面设置电极凸点,其与皮肤接触时留有间隙,易通风透气,避免形成汗渍腐蚀电极片表面,延长其寿命。异形电极片上设置电极延伸片,电极延伸片缩短了两个异形电极片之间的距离,增强了生物电信号的传递;异形电极片的长度方向与手环佩戴手臂的方向垂直,保证了异形电极片之间信号传递方向与手臂的方向一致,进而增强了缓解眩晕和止吐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 是一种采用异形电极的电子手环的主视图。
图2是一种采用异形电极的电子手环的后视图。
图3是主机的后视图。
图4是电极主体的后视图。
图5是异形电极片的结构图。
图6是主机的PCB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思科丰(大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纳思科丰(大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206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倾斜摄影的三维建模图像拍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智能空气加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