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油内燃暖气炉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16705.1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91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存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存坤 |
主分类号: | F24D15/02 | 分类号: | F24D15/02;F24H1/28;F24H9/18;F24H9/12;F23D11/44;F23D11/40;F23L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鼎丞智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7 | 代理人: | 韩耀朋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油 内燃 暖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油内燃暖气炉,包括炉体、多个燃烧器、控制器和油箱,所述燃烧器包括雾化器,主管和副管,所述主管和副管的第一端伸入至炉体内,且所述主管和副管的第二端伸出至炉体外,所述主管和副管的内腔并行且相连通,所述燃烧室设于主管的第二端,所述燃烧室包括雾化室和与雾化室相连通的燃烧筒、导风筒、风罩等,燃油在油泵作用下经进油管进入至雾化室内且被高温气化,助燃空气在风机作用下进入至主管处的燃烧室内,与由雾化室进入的气化燃油混合,燃油在燃烧室内燃烧,产生的高温废气经主管与副管与炉体内的水换热后,由副管内的排气管排出;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具有燃油燃烧充分、不易积炭且热量利用率等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暖设备,具体为一种燃油内燃暖气炉。
背景技术
在我国冬季家庭取暖,除了城市楼房集体供热,其余大部分取暖方式,还是各家各户依赖煤炭取暖,煤炭简单的燃烧,粉尘及各种废气直接排放,带来了非常严重的空气污染,随着国家对于环保问题日趋重视,禁止煤炭零星简单燃烧,全国各地煤改电、煤改气陆续进入普通百姓家庭,但反应出来的现实问题越来越多,最突出的是取暖质量的下降和取暖费用的昂贵。
燃油,如柴油,除了给汽车提供动力外,也在一些取暖设备上得到利用,现有的驻车加热器就是以柴油为燃料的取暖设备,寒冷的冬季,尤其是对于长途跋涉货车司机的驻车取暖,驻车加热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存在着诸多弊端,无法直接应用于家庭取暖,首先,驻车加热器燃烧室内采用的是多孔直吹式进风,柴油汽与空气混合不够充分,燃烧的热量低,形成积炭多,噪音大;其次,加热器排气口废气温度太高,灼热状态就被排出,热量没有很好的利用,能源浪费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油内燃暖气炉,它解决了现有的燃油加热器中燃油燃烧不充分、易积炭、热量利用效率低等缺陷,具有燃油燃烧充分、不易积炭且热量利用率高等优势。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燃油内燃暖气炉,包括炉体、多个燃烧器、控制器和油箱,所述燃烧器包括雾化器、主管和副管,所述主管和副管的第一端伸入至炉体内,且所述主管和副管的第二端伸出至炉体外,所述主管和副管的内腔并行且相连通,所述燃烧室设于主管的第二端,燃油在油泵作用下经进油管进入至雾化室内且被高温气化,助燃空气在风机作用下进入至主管处的燃烧室内,与由雾化器进入的气化燃油混合,燃油在燃烧室内燃烧,产生的高温废气经主管与副管与炉体内的水换热后,由副管内的排气管排出。
所述油泵、风机和雾化器内的点火塞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油箱设于炉体下用来为燃烧器供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还包括燃烧筒,所述燃烧筒的第一端开口且伸入至主管内,与其延长管对接,所述燃烧筒的第二端密封且伸出至主管外,所述雾化器的雾化腔与燃烧筒内腔相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还包括导流筒,所述导流筒的第一端密封且伸入至燃烧筒内,所述导流筒的第二端开口且伸出至燃烧筒底部之外,且置于所述燃烧筒内的导流筒外周壁上设有若干进气孔,置于所述燃烧筒内的导流筒外周壁上进气孔上方周向分布有若干导流板,且所述导流板设有朝向导流筒的倾斜度,助燃空气在风机作用下经导流筒进入至燃烧筒内,且在导流板的引导下燃烧筒内腔中形成旋转风。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燃烧筒伸入至主管内的末端向主管第一端延长并形成延长管,所述延长管距主管内底面3~5cm,且所述主管内腔通过连通管与副管内腔连通,且连通管靠近主管和副管的第二端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还包括设于炉体外的风罩,所述雾化器的进风孔、导流筒第二端均设于风罩内,所述风机设于风罩上且与导流筒第二端处的开口位置对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风罩内设有进风限流板,所述进风限流板与导流筒第二端处的开口位置对应且用来控制助燃空气进入导流筒的进风量,所述燃烧筒的内表面涂覆有铁氟龙,所述导流筒伸入至燃烧筒部分的表面涂覆有铁氟龙不粘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存坤,未经张存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167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混料机
- 下一篇:一种电梯用减震缓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