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管道检测的电池节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16469.3 | 申请日: | 2021-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42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翁志良;贾开明;何帮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云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24 | 分类号: | H01M50/24;H01M50/242;H01M50/204;H01M50/244;H01M50/258;G01N27/83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104 | 代理人: | 赵晓辉 |
| 地址: | 102629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管道 检测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管道检测的电池节,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筒体,筒体前端由前到后依次设有牵拉板和前皮碗,筒体后端由前到后依次设有后皮碗和联轴器,前皮碗和后皮碗与筒体之间均设有密封垫,筒体外侧固定套设有多个钢刷;电池组件,电池组件位于筒体内,电池组件包括多个串联在一起的电池组,相邻电池组之间通过紧固件相连。本实用新型作为独立的电池节,用于给其他检测节或控制节提供所需电能,增加了电池的存放空间,提升了漏磁检测器的续航,同时为其在管道内行走提供前进的动力;密封和承压性能好,可承受石油、天然气等管道内的恶劣工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内检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管道检测的电池节。
背景技术
目前,管道缺陷比较常见的在役检测方法是管道内检测技术,尤其是漏磁检测技术。漏磁检测是指铁磁材料被磁化后,因被检测表面或近表面的缺陷而在其表面形成漏磁场,利用磁感应传感器(如霍尔传感器)获取漏磁场信号,然后送入计算机进行信号处理,对漏磁场磁通密度分量进行分析能进一步了解相应缺陷特征比如位置、宽度、深度等。现有的漏磁检测器多采用集成式结构,即电池、控制及检测机构尽可能设置在同一节内,该方式下留给电池的空间十分有限,导致续航能力较差,而且电池需要频繁更换,间接降低了检测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管道检测的电池节。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管道检测的电池节,包括:
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筒体,筒体前端由前到后依次设有牵拉板和前皮碗,筒体后端由前到后依次设有后皮碗和联轴器,前皮碗和后皮碗与筒体之间均设有用于封堵筒体的端盖,筒体外侧固定套设有多个钢刷;
电池组件,电池组件位于筒体内,电池组件包括多个串联在一起的电池组,相邻电池组之间通过紧固件相连。
进一步的,电池组包括电池支架,电池支架可沿筒体内壁滑动,电池支架上设有多个呈蜂窝状排布的、用于容纳电池的电池仓,电池支架两端固定盖设有电池盖板,位于电池组件中部的电池盖板上开设有便于两侧电池相连的通孔,位于电池组件端部的电池盖板上设有用于连接全部同组电池电极的极片。
进一步的,与电池正极相连的极片设有用于对电池进行限位的限位槽。
进一步的,紧固件包括用于连接电池支架和电池盖板的螺栓一,紧固件还包括用于连接位于两端的电池组的螺栓二。
进一步的,电池组件通过固定在筒体内侧的压板固定在筒体内。
进一步的,电池组件通过两端的缓冲垫块固定在筒体内。
进一步的,钢刷数量为两个,两个钢刷之间设有支撑环,支撑环套设在筒体上,支撑环上设有多个减重孔。
进一步的,牵拉板前端固设有缓冲防撞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作为独立的电池节,用于给其他检测节或控制节提供所需电能,增加了电池的存放空间,提升了漏磁检测器的续航,同时为其在管道内行走提供前进的动力;密封和承压性能好,可承受石油、天然气等管道内的恶劣工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电池组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B处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C-C处的剖视图;
图6为极片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云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智云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164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角度转动后不会断裂的连接器插头
- 下一篇:一种排球考评训练辅助装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