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底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16271.5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78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郜羚;张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8/10 | 分类号: | G01V8/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项京;高莺然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底 检测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底检测设备,包括:设备主体、速度检测器及线阵图像采集设备,速度检测器包括面阵图像采集设备及处理芯片,面阵图像采集设备的视场范围覆盖线阵图像采集设备的扫描线;速度检测器及线阵图像采集设备设置于设备主体;面阵图像采集设备及线阵图像采集设备平行于线阵图像采集设备的扫描方向并排设置;面阵图像采集设备与处理芯片电连接,处理芯片与线阵图像采集设备电连接。面阵图像采集设备及线阵图像采集设备平行于线阵图像采集设备的扫描方向并排设置,不存在位置前后的限制,通过一个车底检测设备便可以实现双向车辆的车底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底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车底检测设备应用非常广泛,目前市场上的车底检测设备一般多为线阵图像采集设备固定行频拍摄车底图像,或者采用面阵图像采集设备拍摄车底图像。这两种方案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来说,由于车辆的速度不同,线阵图像采集设备固定行频拍摄的车底图像存在图像拉伸或重影。而面阵图像采集设备拍摄对相机的靶面要求高,无法拍摄底盘低或大型的车辆。
为了克服以上两种方案的不足,出现了利用测速模块实时测试车辆速度,并根据车辆速度确定线阵图像采集设备的拍摄行频的车底检测设备。这种方案虽然能使线阵图像采集设备拍摄得到清晰无拉伸重影的车底图像,但是由于要先确定车辆速度,才能确定合适的拍摄行频,所以测速模块要早于线阵图像采集设备的拍摄,也就是说,测速模块和线阵图像采集设备要沿着车辆行驶方向设置,并且测速模块的位置要在线阵图像采集设备前面。
上述设置方式就导致了在车辆驶入和驶出两个方向需要分别设置车底检测设备,一个车底检测设备无法实现双向车辆的车底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底检测设备,以通过一个车底检测设备实现双向车辆的车底检测。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底检测设备,所述车底检测设备包括:设备主体、速度检测器及线阵图像采集设备,其中:
所述速度检测器包括面阵图像采集设备及处理芯片,所述面阵图像采集设备的视场范围覆盖所述线阵图像采集设备的扫描线;
所述速度检测器及所述线阵图像采集设备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所述面阵图像采集设备及所述线阵图像采集设备平行于所述线阵图像采集设备的扫描方向并排设置;
所述面阵图像采集设备与所述处理芯片电连接,所述处理芯片与所述线阵图像采集设备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线阵图像采集设备的扫描线位于所述面阵图像采集设备的视野中央。
可选的,所述面阵图像采集设备还与传感器电连接;
所述车底检测设备处于工作工况,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车底检测设备周围的预设位置,所述传感器用于在检测到车辆处于所述面阵图像采集设备的视场范围内的情况下,发送检测信号至所述面阵图像采集设备;
所述面阵图像采集设备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检测信号时,采集第一车底图像。
可选的,所述速度检测器还包括第一补光灯;
所述第一补光灯与所述处理芯片电连接,所述处理芯片与所述传感器电连接;
所述传感器还用于在发送检测信号至所述面阵图像采集设备时,发送照明信号至所述处理芯片,所述处理芯片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照明信号,发送第一触发信号值所述第一补光灯,所述第一补光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触发信号时进行照明。
可选的,所述第一补光灯为红外补光灯。
可选的,所述车底检测设备还包括第二补光灯;
所述第二补光灯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所述第二补光灯与所述处理芯片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162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