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筒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12811.2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05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赵显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高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2 | 分类号: | F21S8/02;F21V3/00;F21V3/04;F21V3/10;F21V5/04;F21V23/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甘紫红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中国(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筒灯 结构 | ||
1.一种筒灯结构,包括一壳体、一光源及两弹簧,所述弹簧均匀间隔可拆地固设于壳体的外壁,所述光源容设于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一LED灯板及一透镜,所述LED灯板的中部设有同心设置的一圈第一LED灯组、一圈第二LED灯组及一圈第三LED灯组,所述壳体的前面嵌设有一可让光发生漫反射的导光面盖,所述导光面盖的中间固设有一透光板,所述透镜对位于透光板,所述第一LED灯组及第二LED灯组对位于透镜内,所述第三LED灯组设于透镜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筒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板上还设有一调光器、一驱动电源、一第一三极管Q1、一第二三极管Q2、一第一电阻R1、一第二电阻R2、一第三电阻R3及一调光控制模块,所述驱动电源的输入端串联调光器,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电性连接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电阻R2电性连接至调光控制模块的输出脚,所述调光控制模块的输出脚电性连接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性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性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及第三电阻R3,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性连接第三LED灯组,所述驱动电源的正极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三LED灯组、第三电阻R3及调光控制模块的VCC端,所述驱动电源的负极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第一电阻R1及调光控制模块的GND端,所述调光控制模块的GND端与VCC端之间电性连接并联设置的第一LED灯组及第二LED灯组,所述第二LED灯组由串联的第二上LED灯组及第二下LED灯组构成,所述第二上LED灯组与第二下LED灯组的连接点电性连接至调光控制模块的使能管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筒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控制模块的芯片型号为K9282,所述使能管脚为K9282的5号管脚,所述VCC端为K9282的1号管脚,所述GND端为K9282的4号管脚,所述输出脚为K9282的3号管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筒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ED灯组与第二LED灯组的LED灯数量相同。
5.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筒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ED灯组为冷白光,所述第二LED灯组为暖白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筒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面盖上还设有一圈环绕透光板的颗粒面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筒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一后盖、一塑胶主体及一散热铝杯,所述散热铝杯卡设于塑胶主体内,所述后盖盖合于塑胶主体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筒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主体与导光面盖通过卡扣的方式实现连接固定。
9.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筒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与塑胶主体通过卡扣的方式实现连接固定。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筒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主体的外侧间隔设有两凹槽,所述凹槽相对的两侧壁分别凸设有一连接柱,所述弹簧的顶端形成有一扭簧圈,所述扭簧圈容设于对应的凹槽内,并卡入凹槽的连接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高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高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1281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切割设备配套用无人下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可拆卸托架的托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