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引擎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10280.3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29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诹访爱理沙;丹羽秀城;蓑道治;川口胜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10 | 分类号: | B62D25/10;B62D25/12;B60R2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文娟;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东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擎盖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引擎盖结构,能够确保结构刚性并兼具对碰撞对象的碰撞防护性能。所述引擎盖结构包括:框架,设有至少一开口;缺口部,设置在所述开口的内周;以及刚性部,设置在所述开口的内周,其中,所述缺口部与所述刚性部沿着所述开口的内周交互设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擎盖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车辆所用的引擎盖结构通常设有位在内侧的框架与位在外侧的外盖。其中,框架通常设有左右开口,且左右开口各自沿着内周设有缺口。由此,当车辆发生碰撞而使引擎盖结构接触到碰撞对象时,所述缺口能够作为弯折点促进引擎盖结构产生足够的变形,来对碰撞对象进行碰撞防护,由此抑制碰撞对象的损毁。然而,在框架的开口设有缺口的作法,使得框架的刚性不足。因此,有必要对引擎盖结构进行调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第2009-248699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引擎盖结构,能够确保结构刚性并兼具对碰撞对象的碰撞防护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引擎盖结构,包括:框架,设有至少一开口;缺口部,设置在所述开口的内周;以及刚性部,设置在所述开口的内周,其中,所述缺口部与所述刚性部沿着所述开口的内周交互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刚性部构成为从所述开口的内周往所述开口的外侧呈放射状延伸的凹陷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缺口部包括位在所述开口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且沿着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水平缺口部、以及位在所述开口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且沿着所述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垂直缺口部,并且所述水平缺口部与所述垂直缺口部包夹所述开口的角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刚性部与所述缺口部之间设有往所述开口的内侧延伸的凸缘,来作为将所述框架连接到外盖所用的接着材料的安装座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口包括设置在所述框架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的外侧开口,而所述框架还设有相较于所述外侧开口更位于所述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的内侧开口,所述内侧开口构成为宽度朝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变小,且设有朝向所述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延伸的另一缺口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缺口部与至少三个所述刚性部沿着所述开口的内周交互设置,且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刚性部包夹对应的一个所述缺口部。
基于上述,在本实用新型的引擎盖结构中,框架设有至少一开口,缺口部与刚性部沿着开口的内周交互设置。如此,缺口部能够在车辆发生碰撞时作为弯折点促进引擎盖结构产生足够的变形来对碰撞对象进行碰撞防护,而刚性部能够提升框架的刚性。据此,本实用新型的引擎盖结构能够确保结构刚性并兼具对碰撞对象的碰撞防护性能。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引擎盖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引擎盖结构移除所用的外盖后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引擎盖结构所用的框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的引擎盖结构所用的框架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引擎盖结构;
110:框架;
112a、112b:外侧开口;
114a、114b:内侧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102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用座椅
- 下一篇:一种信号线缆对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