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用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10278.6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28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加濑央子;小野絵理;小林千智;山崎真実;二川目友世;小林恵梨;渋谷美树;三入展子;姜秉炫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2/80 | 分类号: | B60N2/8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贝贝;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东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座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能够供乘客放松地乘坐而不受限于发型,并能让乘客的乘坐姿势具有良好的安定性。所述车辆用座椅包括:乘坐部;背靠部,设置在所述乘坐部上;头靠部,设置在所述背靠部上,供乘客的头部抵靠;以及一对连接棒,将所述头靠部的下方连接在所述背靠部的上方,且彼此相隔间隙设置,其中,所述头靠部构成为从正面来看在下方具有开口的弧形靠垫,所述一对连接棒设置在所述头靠部的所述开口的相对两侧,并且所述头靠部的所述开口与所述一对连接棒之间的所述间隙彼此对应而构成贯通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用座椅。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车辆用座椅通常具有乘坐部、设置在乘坐部上的背靠部、以及设置在背靠部上的头靠部,由此乘坐在乘坐部上的乘客能够将背部与头部抵靠在背靠部与头靠部上。然而,虽然目前已有作法在头靠部上设置凹部来贴合乘客的头部曲线,但当乘客在头部后方配戴饰品或带有马尾辫等往后凸出的发型时,则乘客的头部难以完全抵靠在头靠部上,且乘客的头部受到压迫而感到不适。由此,乘客在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坐姿势不安定,有可能难以放松地乘坐在车辆用座椅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能够供乘客放松地乘坐而不受限于发型,并能让乘客的乘坐姿势具有良好的安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包括:乘坐部;背靠部,设置在所述乘坐部上;头靠部,设置在所述背靠部上,供乘客的头部抵靠;以及一对连接棒,将所述头靠部的下方连接在所述背靠部的上方,且彼此相隔间隙设置,其中,所述头靠部构成为从正面来看在下方具有开口的弧形靠垫,所述一对连接棒设置在所述头靠部的所述开口的相对两侧,并且所述头靠部的所述开口与所述一对连接棒之间的所述间隙彼此对应而构成贯通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背靠部设有供所述乘客的背部抵靠的边缘部以及从所述边缘部往内侧凹陷的凹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凹部设置在所述背靠部的下方邻近所述乘坐部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头靠部的所述开口的至少上半部具有圆形轮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一对连接棒的上部隐藏在所述头靠部中,且所述贯通部的高度经由所述一对连接棒进行调整。
基于上述,在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座椅中,一对连接棒将头靠部的下方连接在背靠部的上方,且彼此相隔间隙设置,其中头靠部构成为从正面来看在下方具有开口的弧形靠垫,一对连接棒设置在头靠部的开口的相对两侧,并且头靠部的开口与一对连接棒之间的间隙彼此对应而构成贯通部。如此,即使乘客在头部后方配戴饰品或带有马尾辫等往后凸出的发型,头靠部的弧形靠垫可供乘客的头部抵靠而维持乘坐姿势的安定性,头靠部下方的开口与一对连接棒之间的间隙所构成的贯通部可供乘客的往后凸出的发型贯通至头靠部的后侧,因此乘客的头部可以完全抵靠在头靠部上而不会受到压迫而感到不适。据此,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座椅能够供乘客放松地乘坐而不受限于发型,并能让乘客的乘坐姿势具有良好的安定性。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座椅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车辆用座椅在头靠部附近的正面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车辆用座椅在头靠部附近的使用状态的背面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车辆用座椅在背靠部附近的操作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车辆用座椅;
110:乘坐部;
120:背靠部;
122:边缘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102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切机用的固定夹具
- 下一篇:引擎盖结构